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人李泽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7日 10:12  中国经营报

  胡雅清

  无论是成功之时被捧为“小超人”,还是如今麻烦缠身被诟病为“败家子”,李泽楷创业典范的形象从来都是公众对他的误读,14岁即闯美国的李泽楷更信奉实用主义,而不是做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英雄。

  李泽楷曾经对外界表示,希望到自己40岁的时候,电盈能以跨国大公司的新面目出现。1966年生人的李泽楷已经44岁,尽管他食言了,但他似乎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电盈作为一个商品的本质——即在交换中创造价值。

  从电讯盈科数次倒手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出售还是买入,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卖出。

  业内分析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李泽楷的举动恰好说明了一点,便是电盈已经不再是他坚持实现“世界之网”的理想,而是彻底成为了为他赚取利润的商品,2008年底打算低价出手全部买入,可能就是留着看以后价格如何,当时的经济环境和电盈的股价都是私有化的好时机。

  对电盈的态度转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李泽楷身上已经看不到创业者对于发家项目的执著和狂热的眷恋。

  其实,1993轰动一时的星空卫视(StarTV)出售案例已经显现出李泽楷在运用资本时更为老到的一面。1991年,李泽楷受父命回港投资4亿美元创立星空卫视,1993年以8亿美元转让给传媒大王默多克,时年25岁的李泽楷赚取了第一桶金。

  凭借这笔资金和一个尚在纸上谈兵的“数码港”计划,1993年3月他从香港政府手中免费取得一片64英亩土地,得到了香港信息技术园区——数码港的独家开发权,成为后来业界以科技包装地产的典范。

  同年5月,李泽楷又收购了香港一家上市公司“信得佳”,然后注入数码港资产,借壳上市;8月,李泽楷成立盈科数码动力集团(以下称“盈动”)。

  尽管李泽楷拥有的只是这家空壳公司、一片郊区的荒地、互联网的未来以及李氏家族的背景,但这些对于当时处于网络狂潮中的投资者们来说已经足够,盈动的股价在沸沸扬扬的喧闹声以及众人的一片期望中大幅上扬,短短一年,李泽楷就从香港股市上募集到24亿美元。

  2000年,李泽楷成立“电讯盈科”,同年2月,电盈股价一度冲高到28.5港元的峰值,但之后李泽楷在经营和管理上缺乏经验而一度受到质疑,这直接导致电盈的股价一路滑落至今,即使在股市大涨的2003年到2007年,香港恒生指数从8300点涨到31900点,电盈股价却一直在2003年时价5港元之间徘徊。

  “他最擅长做交易,而不是做业务,出售电盈股权或者将其私有化只是时间问题。”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

  在电讯盈科创办初期,李嘉诚曾送给这个小儿子两句话:一是“树大招风,保持低调”;二是“做事要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有钱大家赚,利益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来”。

  电讯盈科的股价经历了28.5港元到2港元左右的剧烈震荡,电讯盈科的小股东损失惨重,而李泽楷却通过行使手上的认股权、卖出套现等获利超过50亿港元——李泽楷作为新式商人的行事风格比他的父辈更加直接而不计后果。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