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湖南花垣县工业园向被征地农民借款两千万涉嫌非法集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6日 22:01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杨德成

  湖南记者站 赵群 易文娟报道

  2009年12月底,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花垣镇卡地村有村民向本报投诉反映,他们那里搞了一个县里的重点项目,叫花垣县工业园。可是这个号称投资达几十亿的工业园竟然辅以高额利息向园区被征地农民借钱,达到两千万元之巨。为了解事实真相,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花垣镇卡地村的花垣县工业园现场,在现场记者看到一大片良田已经被尾砂覆盖,仅有一座正在建设的电解锰厂静静地矗立着。

  被征地农民:

  工业园向我们借钱

  据当地农民介绍,向老百姓借钱的是花垣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记者从一份名为“花垣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花垣县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通知”中了解到,花垣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25日,公司投资主体为花垣县财政局,公司性质为国有独资公司。该工业园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牵头,县发改、财政、商务、国土资源、建设、环保、规划、科技等部门参加,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引进、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记者从花垣县商务局有关资料上了解到,园区占地将近6000亩,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出15-20户产值过5000万元的工业企业,使工业园区规模工业经济总量达15亿元以上,年财政收入9000万元以上,园区经济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20%以上,入园人口达到8000人以上。如此规模宏大的项目竟需要向被征地农民借钱,这让记者感到闻所未闻。

  记者带着疑惑走访了卡地等村的村民,村民向记者反映该工业园于2008年6月开始征地,征地范围涉及卡地、大冲、新星屯、烽火、龙洞5个村,面积将近6000多亩。据村民介绍,该工业园征地补偿标准为:田地33500元/亩,旱地23000元/亩,荒山2200元/亩。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村里有的村民补偿高达80多万元,少的也有10万-20万元。

  然而,当他们去工业园领取土地补偿款时,工业园的工作人员竟然热心介绍村民将钱存入工业园,以获取高额利息。村民们告诉记者,在工业园存1万块钱,年底就可以拿到高达1700元的利息。一村民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按月利息一分四厘二计算,他家一年拿到的存款利息高达10万元。

  在采访过程中,也有不少村民表示担忧,他们告诉记者,工业园向他们借钱的方式让他们很困惑,因为工业园又不是银行,钱存入后他们只拿到一张工业园出具的收款收据和借款协议书,他们总感到不踏实。有村民告诉记者,工业园的这种高利息存款的方式让他们很怀疑,因为轰动全国的“湘西非法集资”案涉及几十个亿,风波过去没多久,他们担心是第二起“湘西非法集资”。

  有村民向记者提供了花垣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出具的收款收据和借款协议书,记者发现收款收据为“湖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往来结算收据”,收款项目下写的是“借款”,盖的是花垣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财务章。借款协议书的甲方是花垣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乙方是花垣镇卡地村的村民名字。大概内容是: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工业区开发建设步伐,主要维护被征地拆迁户的长远利益,本着诚实可信、自觉自愿、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现就甲方向乙方借款一事,达成如下协议。借款协议书上有工业园的盖章、村民的签字及花垣县公证处的盖章。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村民放心地将钱存到工业园?

  村民解释说,这是县里争取过来的一个大项目,他们比较放心,而且工业园的领导还说如果工业园办不起来,农民可以将钱收回去,这样的承诺让农民放了心,这也是农民将大额征地补偿款存入工业园的主要原因。

  有村民向记者介绍,刚开始的时候工业园造气氛,确实红红火火地干了一阵子,可两年时间快过去了,工业园连幢办公楼都没有建,至今仍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办公,只有一家入园企业,现在还未投产。

  工业园:

  县里同意了,人大也下了文

  针对工业园向征地农民借款2000万元一事,花垣县花垣工业园的田副主任以及工业园办公室的麻主任在县委宣传部龙副部长的陪同下,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据麻主任介绍,花垣县工业园的建设从2009年开始,贷款5000万启动工业园,8月份招标,还没开始实质性建设,采取边建设边入园的方式,现在有一个电解锰厂入园,投资将近5800万元。

  “因为现在工业园缺少资金,不通水、电、路,这个电解锰厂要下半年才能投产,是我们工业园拖了它的后腿。”麻主任对记者说。

  麻主任表示,2008年有100多户农民将补偿款存在了工业园,金额高达1800万元,谈到这种以高额利息向农民借款集资的原因,麻主任向记者诉苦:“最主要是资金问题,花垣的地方收入少,每年大概3亿-5亿,但大部分上交国税,可用财力少,政府希望以少支出多收入实现征地。这种方式可以让老百姓有实惠,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下降。”

  当记者问到这种以高额利息借农民的征地补偿款的方式是否合法时,开发区的田副主任表示他们也不清楚。他告诉记者工业园借款利率是按照中国银行当年最高利率标准,严格控制范围,只针对贫困农民户实施这种政策。但记者在卡地等村采访时了解到,只要是被征地的农民都可以将征地款存入工业园,且工业园的相关工作人员对来领取征地补偿款的每个农民都进行了可获得“高利息”的宣传。

  田副主任表示,工业园向农民借钱,县里面是开了会,是同意的。花垣县人大常委会特意为此下了一个《关于同意向被征地拆迁农户借资建设工业园区的决议》的文件。“人大都下了文,农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田副主任告诉记者。当记者表示县人大是否有权力和资格下发这样的文时,田副主任告诉记者,他们是按县里的意思,也不知道人大是否有权力和资格下发这样的文件。

  工业园到底向被征地农民借了多少钱,两位主任说法不一。田副主任说有二三千万,办公室麻主任则说借了1800多万。

  对于农民所反映“工业园都快开发了两年,现在只看到一家企业,借的钱用到什么地方去了?”的问题,两位主任笑言:工业园的开发期有近30年,他们也想快点,但有诸多原因,如资金短缺等,当然也希望得到当地农民的大力支持。

  相关部门:

  花垣县工业园向被征地农民借款涉嫌非法集资、违规操作

  用从农民手里借来的两千万征地款建县里的重点工业园,花垣县工业园这种做法着实让记者新鲜了一把。这种借款行为是否涉嫌非法集资,违规操作呢?记者采访了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开发区审批和管理的地区经济处唐新华处长,他说,开发区利用农民土地入股的方式搞园区建设是合法可行的,也是政府支持的,但要在农民自愿入股的原则下签订利益共享、风险共存协议。但花垣县工业园采取向农民借款以高出银行利息作为回报是坚决不允许的,也是违规的。花垣县财政紧张,那么高的利息,那么高的回报是不可能的,工业园还不起。与村民签订借款协议,这是借贷关系,与好坏无关,只给高利息,这涉嫌非法集资。假如开发区亏了、垮了,农民的征地本金和利息找谁要?农民的田毁坏了,有些不能恢复的怎么办?

  当记者把情况反映到湖南省银监局纪委书记兼湖南省打击非法集资办公室主任田本全时,他听后,非常惊讶,并对记者说:“马上通知湘西自治州相关部门查处,轰动全国的湘西非法集资案还未全部平息,花垣县又出现类似事情,一定要坚决查办。”

  湘西非法集资案曾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痛定思痛,而花垣县再次以高息向被征地农民借款两千万建工业园,对此本报将继续关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