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 张子鹏
中国银行2010年1月22日发布消息称,其悉尼分行为其澳大利亚的一家出口客户成功操作了一笔贸易项下的人民币汇款结算业务,这也是中国银行在大洋洲地区成功办理的第一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这是中国银行2010年1月在非洲操作了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之后,再次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办理范围扩大。实际上,在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银行中还包含另一个主力中国工商银行,而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和交易额度,已经成为了这两家银行的重要工作,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阶段。
实际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已经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2009年,中国批准在上海和广东共5个城市开展进出口贸易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试点,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并加快了与有关国家的双边货币互换。现在,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民间广泛流通,中国人民银行已与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签订了边境贸易本币结算的协议,有一些国家已规定人民币为其储备货币。
但是,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一年多来,还并不理想。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发展银行总行离岸业务部总经理林娜在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深圳代表团分组审议时就表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一年多来,结算规模还非常小,接受人民币结算的外方企业很少。
林娜建议,人民币结算有利于本国贸易商,但也要给别国贸易商回购货币的机会。通过构建人民币离岸市场,以便形成一个既让人民币能走出去、也能流进来的交易圈,让国外的贸易商、投资者、居民持有的人民币能回到境内市场,有序参与国内金融资产和投资业务,从而使境外的人民币真正能够转起来。
谈到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对本报记者说,可以先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推动中国香港的银行有控制地与内地银行进行人民币互相拆借,鼓励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和股票,鼓励人民币更多地走出去,进行人民币贷款、投资、采购等。
事实上,在中国官方的正式文件中,至今还没有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词语,只是提出了人民币可兑换。两种提法存在联系,但前者要比后者的要求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要求人民币可兑换,而且要求人民币承担国际货币全部功能,并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占有相当比例。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但不管如何,按照香港联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的话来说,人民币国际化将成为未来10年全球资本市场最令人瞩目的事件之一。
现在普遍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路径,按范围划分,应先在周边国家流通,再到亚洲地区,最后是全球流通;按执行国际货币职能划分,应先执行计价、结算职能,再执行支付职能,最后再承担投资和储备职能。
在这个进程中,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戴相龙告诉本报记者,最大困难也许并非来自美元、欧元,而是来自本身和亚洲。最为复杂的问题是两个。一个是人民币和港元、澳门元、台币的关系。人民币和港币理应率先可兑换,但涉及港币和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涉及如何维护和发挥香港作为国际中心的作用;人民币与台币可兑换涉及海峡两岸的经济和政治的大格局。二是人民币和日元的关系。日元在国际货币中已占一定地位,今后较长时间依然会发挥重要作用。
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在一二十年后,人民币地位必将大大超过日元。但是,对国际货币的多元化,是以美元、欧元、人民币为主,还是以美元、欧元、亚元为主,各方的认识并不一致。
戴相龙的看法是,人民币应以国际化为目标,逐步成为国际货币的一部分,并在很长时间,与日元分别发挥各自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则对本报记者指出,2009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之年,2010年,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从几个方面谋求突破。一是在现有框架下,增加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2010年是IMF份额调整的关键年份,中国有条件在IMF中扩大份额和发言权。二是积极推动人民币在亚洲的区域化。再就是应该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债券市场开放程度,逐步放开境外人民币QFII制度,在A股市场开设国际板,发展在中国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等。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程还有多长,中国什么时候才能享受国际铸币税的收入?未来的10多年也许可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