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京沪高铁部分设施将服务世博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4日 10:43  上海商报

  目前全线基础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预计年内铺轨完毕

  

  商报记者 周健

  据昨天来自铁道部和上海铁路局消息,京沪高铁的各个参建单位在春节期间坚持施工不松劲,确保国家重点工程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全线基础工程进入收尾阶段,轨道工程已全面展开,预计年内将完成铺轨。部分设施将于世博会期间投入使用。

  基础工程收尾之中

  受到世界关注的京沪高速铁路在春节期间坚持施工不停顿,从上海到北京长达1300多公里的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京沪高铁自2008年4月18日开工以来进展相当惊人,全线基础工程于春节期间进入收尾阶段,轨道工程已经全面展开,站房和四电工程正积极推进。截至目前,全线上场施工人员为124486人,全线投入设备24054台套;全线正线区间路基土石方、站场土石方基本完成;正线桥梁钻孔桩、墩台身基本完成;箱梁预制完成29094孔,占设计的99.5%,箱梁架设完成27305孔,占设计的93.4%;全线48个梁场已经有42个完成制梁、25个完成架梁;全线18个轨道板场生产毛坯208578块,占设计的54.44%;全线特殊结构387处,已经完成357处;全线底座板累计完成41公里。

  保证年内完成铺轨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春节期间抵沪检查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建设工地。该特大项目已由中铁二十四局等单位于2009年年底建成主站屋(包括地面层和地下层)、站台、线路和地下设施,现全面进入室内装饰、设备安装及屋面施工,车站已初具规模。刘志军对下一步施工和装修分别提出了要求。

  刘志军指出,2010年是京沪高铁建设最重要、最关键的一年。工程建设从线下工程转到线上工程,全面进入高技术要求、高难度施工、高精度定形的新阶段,铁道部根据工程建设形势和任务,确定2010年是京沪高铁建设的整体推进年,工程建设要努力实现工程质量全面达标、施工安全和稳定、关键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各参建单位要围绕确保京沪高铁按期开通运营,严格抓好节点工期,确保期到必成。

  铁道部曾于1月18日至19日召开京沪高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座谈会,明确京沪高铁今年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轨道工程为主线,保证年内完成铺轨;站房工程和四电工程也将全面推进。

  部分设施服务世博

  京沪高铁建设项目计划工期为60个月,全部竣工日期预定为2013年4月,但由于全线分段招投标和开工建设,施工进程较快的一些项目存在提前单独投入使用的可能性。

  以京沪高铁虹桥站为例,该站不仅是京沪高铁的终到始发站,还与航空、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和地面交通等其他多种交通方式一起,共同构成上海虹桥交通枢纽。预计今年7月,在世博会期间,京沪高铁虹桥站的站房主体及综合场工程,将与虹桥机场西航站楼等设施一起投入使用。

  据了解,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春节期间从北京一路南下,先后检查了京沪高铁北京特大桥、济南西站、昆山南站、上海虹桥站等施工现场。其中,与沪宁城际铁路共站的昆山南站,计划于今年7月1日前投入运营,将与沪宁城际铁路一起,为上海世博会服务。刘志军表示,昆山南站一定要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做好收尾工作,确保联调联试一次成功。

  据2009年调整的京沪高速铁路工期计划,虹桥站站房应于今年4月完工,蕴藻浜特大桥应于今年5月完工,昆山高架车站应于今年6月完工,上海动车段应于今年11月完工。另外,无锡高架车站、苏州高架车站已于2009年11月、12月完工。

  相关链接

  京沪高铁累计完成投资过半

  京沪高铁2009年全线展开建设,部分工程提前完成节点任务。截至今年1月7日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召开时,京沪高铁累计完成投资1224亿元,为总投资的56.2%。

  审计署2月12日公告的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结果称,概算总投资为2176.30亿元,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代表铁道部)等11家单位出资成立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沪公司),作为京沪高铁项目的建设单位;线路途经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和上海等4省3市,各自负责本省(市)境内征地拆迁工作,征地拆迁费用作价入股京沪公司。

  由于铁路与相关产业投资比例为1∶10,因此,京沪高铁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果十分明显。据测算,京沪高速铁路所需地材价值50亿元左右,带动沿线地方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拉动与高速铁路建设相配套的机械、电子、通信、信息、环保等多个行业的发展。

  以京沪高铁虹桥站为例,其站房主体结构为钢砼组合结构,总用钢量近8万吨(地下部分用钢量约3万吨,地上部分用钢量约5万吨),约为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外部钢结构用钢量的2倍,有利于消化国内钢铁产能。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