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遵循“自愿原则” 平安五年限量减持8.6亿员工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4日 06:19  金融时报

  记者 方华

  缘于极低的购入成本,“大小非”解禁历来被视作蕴含极大的套利冲动,尤其在当前市场对政策收紧弥漫着担忧情绪的时候,解禁消息更加剧了市场的忧虑。多数券商坚持认为,3家股东此次表示将在5年内完成减持,基于当时持股成本仅为33.8元,且绝大多数员工持股的原始成本非常低,相比目前市价获利空间明显,因此减持冲动较大,如此,五年分期减持及每年30%上限减持量的规定,将有助于缓解这一压力,并且这一时间表的给出,同时避免了市场的多方猜测。

  尽管中国平安员工股“上市三年锁定期行将结束”并非秘密,但平安于2月22日公布的这则8.6亿员工股减持公告,仍然带来了次日股价的大幅下挫,并拖累保险股乃至金融股。

  2月22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3月1日起,其股东新豪时、景傲实业、江南实业分别持有的3.9亿股、3.3亿股、0.88亿股(合计8.6亿股)平安股份将在未来5年内减持,占该公司总股本的11.7%,上述三者将以二级市场公开出售和大宗交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减持,每年减持量不超过各自在2010年2月28日所持公司股数的30%。

  受此消息影响,中国平安今日开盘后大幅下挫,9时45分一度跌停,尾盘报收44.72元,跌幅达8.88%;保险股由此受到拖累,中国太保中国人寿相继出现明显下挫,截至收盘,分别报收23.91元和26.83元,跌幅分别达3.35%和3.14%。

  五年限量减持的意图

  “此次员工股解禁方案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市场稳定和持有人权益,解禁周期较长,对市场的影响有限,相信将能够实现平稳的过渡。”

  根据中国平安相关负责人给予的解释,此次解禁方案的设计,既“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办事”,又以“逐步推进”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考虑到维护市场稳定和持有人利益的需要,同时秉持了“自愿原则”,即由持有人代表大会做出最终决定,保障及维护所有持有人的权益。

  如此看来,中国平安有意拉长了解禁周期,避免此次解禁股份中有多数因套利动机而立刻减持,便于市场有足够的时间和容量进行消化。

  然而,市场对此也产生两派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尽管这一减持计划延长至五年,但作为对公司控制力产生重要作用的员工股,其减持力度仍然超出了市场预期;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平安3月1日的解禁规模相对并不大,且解禁并不改变公司估值,23日的市场表现,是对平安员工持股未来5年逐渐减持这一消息的“过激反应”。

  “3家公司分5年限量减持,我们认为市场影响相对有限。”国信证券分析师邵子钦认为,假设第一年按上限30%减持、金裕兴0.51亿股完全减持,则2010年减持数量为2.94亿股,占目前A股流通股比重为7.5%,市场影响相对有限,并且由于上述3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平安集团,预计会择机减持,以减少对股价的影响。

  “解禁并不改变公司的估值,中国平安在45元的估值水平仅为9倍2010年新业务倍数,很有吸引力。”东方证券非银行金融资深分析师王小罡如是认为。

  缘于极低的购入成本,“大小非”解禁历来被视作蕴含极大的套利冲动,尤其在当前市场对政策收紧弥漫着担忧情绪的时候,解禁消息更加剧了市场的忧虑。多数券商坚持认为,3家股东此次表示将在5年内完成减持,基于当时持股成本仅为33.8元,且绝大多数员工持股的原始成本非常低,相比目前市价获利空间明显,因此减持冲动较大,如此,五年分期减持及每年30%上限减持量的规定,将有助于缓解这一压力,并且这一时间表的给出,同时避免了市场的多方猜测。

  平安称“信心无损”

  “解禁是持有人应有的权利。”中国平安答复称,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分享公司成长,是其多年来支持公司发展应得的成果,全体持有人对于中国平安的前景仍然充满信心,并将继续为平安创造“稳健增值”的价值。

  作为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经济特区推行员工持股的试点单位,中国平安实施的员工受益所有权计划,对平安早年补充资本实力、稳定核心骨干员工、创造持续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平安有近1.9万名员工受益于该项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参与员工可认缴员工投资集合资金并获得单位权益,该投资集合即通过新豪时投资、景傲实业间接投资中国平安,且权益持有人以中国平安工会委员会、平安证券工会委员会、平安信托工会委员会的名义分别受益拥有新豪时投资100%股权和景傲实业100%股权;江南实业由平安集团副总经理王利平(代平安关键高管和人员持有)和金裕兴分别持有63%和37%股权,分别为0.88亿股和0.51亿股。

  “平安员工所持A股股份的解禁并不是新闻,现在市场担心的是平安管理层也将在未来5年内全部减持,从而彻底瓦解平安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团队,但我们认为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中金公司研究员周光认为,作为法律文书,中国平安的公告不能书面保证管理层未来完全不减持,但有理由相信平安高管不可能大幅出售所持的平安股份,尽管普通员工很可能“逐步套现”。

  日前,中国平安发布2009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09年度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08年同期业绩增长1500%以上。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业绩增长基本符合预期,除2008年同期净利润基数较低的原因外,2009年中国平安的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均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整体盈利能力得以较大提升,究其原因,优秀的管理和营销团队保证了其优质的成长性,兼之2009年产险、寿险、银行三条业务线率先刷新服务标准并履行全新的服务承诺,为2009年业绩的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契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