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明星经理何处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 02:22  第一财经日报

  周维

  基金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是一个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而其背后的含义则是,基金行业事实上是人才稀缺的行业。

  近年来,基金经理中出现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明星基金经理,如华夏基金的王亚伟,其多年保持的高收益率令业内业外都赞叹不已,只是王亚伟这样的人才可欲不可求。

  另外的一个代表性人物是上投摩根基金的原基金经理唐建。唐建“老鼠仓事件”东窗事发,引起国内震惊。唐建这样的“人才”,相信基金公司唯恐避之不及。

  还有一个带有悲情色彩的代表性人物是孙延群。2009年7月,上投摩根原基金经理孙延群因病去世,享年41岁。不少基金业内人士哀叹,孙延群可能是累死的。孙延群的情况也折射出目前基金经理的生存状况,虽然头顶着明星光环,拿着不菲的薪水,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超负荷的劳累。

  对于大多数基金公司而言,追求的是王亚伟式的人物,回避的是唐建之流,不希望再出现孙延群这样的悲剧。那么,基金公司需要怎样做?

  首先,储备后备人才显然是必要的。有观点认为,业内对2010年的行情并不十分看好,今年基金公司可能花更多的精力来进行人才的储备。

  对此,联合证券基金分析师冶小梅表示,对于大多数基金公司而言,任何时候都应该花工夫进行人才的储备,关键首先要看基金公司是否有此意识,其次看基金公司是否有此能力。基金公司如果无此意识,那么一切免谈;如果基金公司无此能力,那也是问题,有些基金公司在业内不被认可,很多人才不愿意去其公司。

  这一话题实际上关联到基金公司本身的建设问题。一个公司要吸引人才,首先它自身需要对人才有吸引力。

  北京一位基金公司高管表示,其所在公司给予了基金经理很宽松的环境,如赋予基金经理较大的自主权,严禁相关高管干涉基金经理的操作等,这既有利于基金经理充分发挥其能力,也有利于基金经理本身的成长,对于不少基金经理具有吸引力。同时,公司在相关规章制度建设方面也力求完备并严格执行,一方面可以加强公司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可以防范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储备人才只是一个方面,最直观的问题是:明星基金经理何处寻?从过往的情况看,第一,当然是去“挖角”现成的,代价是不菲的薪水和赔偿金等,还得看人愿不愿意来;第二,则是自己培养,但有一个成材率的问题。不过,除此之外,似乎别无他法。

  也有淡化基金经理个人色彩的。上海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就表示,不少基金公司现在更多地倚重团队投研能力。能在竞争的市场中生存下来的基金经理,能力差距未必多么大。事实上大多数基金也是跟随大盘的表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基金经理最重要的作用是在下跌时控制风险,而在牛市时表现不太落后。找到这样的基金经理就算不错,并且不会太困难。

  “基金公司要招贤纳才,自身规划发展和文化建设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方面。但国内基金业的人才状况并不很乐观。”冶小梅说,“目前国内基金行业存在一些体制上的问题,像基金经理压力过大、超负荷劳累的情况,短期内很难好转。其根源在于国内投资者结构仍以散户居多,相应的短期化投资行为也多,这导致基金经理在调整仓位、止损等动作上需要跟上变动。对此局面大家都无能为力。”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