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西对煤炭开采企业“软件”作硬性规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 02:22  第一财经日报

  业内人士称:注册资本不是问题,人才才是真正门槛

  曹开虎

  山西煤炭重组的步伐一直紧锣密鼓,在煤炭开采主体重组告一段落后,山西省政府最近又对煤炭开采主体的“软件”进行了硬性规定。

  据新华社消息,山西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做实做强煤炭主体企业。为此,山西省政府要求,兼并重组后形成的主体企业注册资本金原则上不得低于2亿元,主要负责人必须具有8年以上管理大、中型煤矿的经历,企业所有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及以上职称人数不得少于90人等。

  “规定中的煤炭开采主体的注册资本金不低于2亿元,这个是很容易实现的,这不能算作门槛。”山西能源集团一位高层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资本不是门槛,人才才是困扰山西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门槛。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能源所所长王宏英昨天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主要负责人必须具有8年以上管理大、中型煤矿的经历,企业所有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及以上职称人数不得少于90人,应该是具体到每一个煤矿,而不是煤矿开采的集团。

  这一要求就是为了解决煤炭事故、资源浪费等长期制约山西煤炭经济发展的问题。

  经过一年多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目前,山西煤炭行业办矿主体已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矿井数量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办矿比例为2:3:5),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已全部淘汰,平均单井规模提升至年产100万吨以上。

  “尽管煤矿数量大大减少,但如果要求每个煤矿对人才的配备都达到上述水平,是很难做到的。”王宏英说,“山西煤炭系统人才比较缺乏。”

  据他介绍,目前,山西煤炭系统共拥有90多万名员工,其中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只占到5%左右。

  山西省政府规定,对于公司投资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或弄虚作假,造成安全事故或引发社会矛盾的,将取消其主体资格。新组建的煤炭主体企业未按要求做实并规范运行的,其所属煤矿一律不得复工复产。

  在提出“软件”要求的同时,山西省依然在进一步推进煤矿整合重组。

  “目前,煤矿整合重组协议签订率已达到98.5%,兼并重组主体到位率达到96%,采矿许可证换证率达到90%。”近日,山西省省长王君在2010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王君表示,全省煤炭产量已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去年11月以来月产量达到6100万吨以上。通过这一轮整合重组,山西省煤炭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能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