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回眸达沃斯:经济走势预判 复苏期望仍有问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7日 16:58  新华网

  2010年1月31日,举世瞩目的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落下帷幕。

  《财经国家周刊》特派达沃斯记者在会场内外搜索并观察着与会2500人各自关心的话题:经济复苏、金融监管、退出战略、国际贸易、绿色经济,还有海地援助、慢性疾病、性别平等、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核心只有一点,就是思考如何把这个世界管理起来,而且要管好。《财经国家周刊》选取本届年会最具代表性的5个话题,为国人传送来自达沃斯的全球智慧。

  达沃斯焦点一:2010经济走势预判

  参与2010年达沃斯年会的一些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的缓慢复苏在未来数月间会再度受挫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当出席达沃斯年会的2500余名政商界精英打点行装,离开冰天雪地的达沃斯时,留下的是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期望,还有一连串的问号。

  私募巨头凯雷集团常务董事大卫·鲁宾斯坦对本轮金融危机的描述是:"我们已经经历过了一次心脏病发作,但心脏病不再会致命了。"但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肯尼斯·若戈夫则认为,激进的刺激政策应该在2010保持全球经济合理的强劲增长,但"中期看来,由于美国消费者杠杆消费的失衡以及亚洲消费还在缓慢增加,全球消费的增长在未来数年中的增速都将比较缓慢。"

  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迈·拉詹预期全球经济的不平衡会再次出现。他认为,根据历史经验,新兴市场消费的增加过程比较缓慢。因此短期内期待新兴经济体通过消费来填补发达经济体的衰退似乎还不切实际。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全球安全研究院院长竹中平藏则预测全球经济将呈现W形复苏。他指出,中国的GDP将在2010年超过日本。他预测,在这个W形的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将成为复苏的主要贡献者。

  复苏期的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席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在论坛上指出,当前的复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各国的经济刺激措施。

  由于耗费巨资用于拯救经济,各国政府普遍面临债台高筑的窘境,财政赤字大幅上扬。这已经成为危及经济复苏的一枚"地雷",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希腊债务危机便是例证。

  纽约大学教授努里尔·鲁比尼在会上警告说,除了希腊,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西班牙也面临着类似风险。这位一直持悲观论调的美国经济学家警告说,如果身为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的西班牙出现问题,那么可能导致欧元区这个货币联盟分崩瓦解,这种风险正在上升。

  作为美国今年在达沃斯亮相的最高级别官员,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首席经济顾问拉里·萨默斯形容说,美国目前面临的是"统计数据上的复苏"和"就业的衰退"。因此,他预计,美国经济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仍将保持温和增长,高失业将是个令人担忧的不利因素。

  复苏步伐不一

  卡恩说,虽然全球经济整体正在复苏,但不同国家的增长步伐很不一致,亚洲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引领了这次全球经济复苏,而美欧等发达国家落在了后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显示,大多数发达经济体2010年增长乏力,平均增速约为2%。其中,美国预计为2.7%,欧元区仅为1.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展中国家却回升迅速,平均增幅约为6.0%。其中,中国和印度这两大新兴经济体将分别达到10%和7.7%。

  在本届达沃斯论坛年会上,一些与会者也对新兴经济体可能面临的风险发出了警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表示,如果美国开始加息步伐,收紧当前的宽松货币政策,将可能导致大量美元套息资金突然撤出新兴市场,从而给新兴经济体造成冲击,引发类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新兴市场货币危机。

  然而,标准普尔主权和国际公共财政评级董事、中国主权评级首席分析师陈锦荣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专访时表示,在未来30年中,中国不大可能重复过去30年间的增长奇迹。

  陈锦荣认为,加强信贷规模的增长,中国应能在短期内持续保持实际GDP接近8%的增速。然而,如果这个政策再保持数年,新项目的质量将比之前下降;银行不良资产这个潜在的风险也将上升。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威胁金融稳定,并减弱经济刺激政策的实际效用。

  强劲的增长得以持续的唯一条件是:短期经济刺激政策和深层次的经济结构改革协同作用。如果进一步放宽限制的措施帮助中国经济现有的非高效部分提升生产力,那么,较强的增长将得以持续。这将允许短期的经济刺激措施逐步退出,并降低相伴随的成本。

  "再次出现滞涨(经济减速伴随着高通胀)的局面将对全球经济和中国都是个坏消息," 陈锦荣说,上一次滞涨的经验显示,对于收入相对较低的经济体而言,如果其经济政策适当,依旧能够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然而,通胀的压力却难以抑制。(记者 尚军 付一鸣)

  达沃斯焦点二:"退出"难择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可能导致经济出现"双底衰退"的唯一原因,就是政府从他们的经济刺激政策中退出过快;但如果退出过慢,可能成为下一场危机的导火索

  达沃斯地处阿尔卑斯山雪线附近,当地登山俱乐部提醒人们,很多意外并非发生在冲顶的路上,而是在下山撤退途中。撤退的技巧并不亚于登顶,老登山家与新手的差别往往就在这里,正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

  参加2010年达沃斯论坛的政府首脑、央行高官、银行巨头们,相信对此深有体会。

  在2009年金融体系最危险的时候,正是他们向资本市场注入了数万亿美元的资金。这无疑是近70年来救市资金的最顶峰。如今他们所探讨的,是如何从这一救市资金最顶峰撤退。这场"退出"之战同样70年一遇,聚集在达沃斯的每个人对此都如履薄冰。

  中国央行副行长朱民在达沃斯表示,在退出方面需要全球共同合作、一致行动,避免由于退出步调不一而使经济产生新的波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警告,发达经济体的复苏一直很脆弱,"在今年,可能导致经济出现双底衰退的唯一原因,那就是政府从他们的经济刺激政策中退出过快","只要民间需求没有强劲到足以抵消对政府政策的依赖,就不应该退出"。

  "金融巨鳄"乔治·索罗斯也在达沃斯向奥巴马喊话,美国政府现在采取退出措施"还为时尚早"。

  然而,如果不及时采取退出政策,以美国而言,接近零利率政策以及"流动性泛滥",将成为下一场危机的导火索。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09年10月就曾表示,退出策略事关全球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信心。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美联储如果无法及时收紧货币政策以阻止资产泡沫形成,有可能引发另一场危机。

  对此,英国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宣称,不论经济状况如何,英国都必须立即启动削减财政赤字的计划。巴西财长认为,鉴于经济复苏相对快些,中国和巴西应该逐步退出经济刺激计划,巴西的退出已经开始,中国最近也在信贷政策方面有新举动。

  在欧元区,多个国家都正在或即将面临财务危机。各国政府如果不尽快收回救市资金、增加税收,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在达沃斯的警告可能会一语成谶:"一两年后,我们可能看到欧洲货币联盟分裂。"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也重申他长久以来的警告,各成员国应当削减财政赤字,尽快将之下调到占GDP3%的控制范围内。

  在达沃斯,人们达成的第一个共识就是,"退出"势在必行,关键在于时机的把握。

  在退出的方式和工具方面,各国政府和央行也需要小心把握政策的力度,切实避免经济出现双重衰退。当前各国政府在加息等传统紧缩工具使用中都极为谨慎。朱民也警告说,如果在今年美国过快加息,可能会导致大量美元套息交易资金突然撤出新兴市场,可能会引发类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新兴市场货币危机。各国股市等也对政府的紧缩政策非常敏感,中国仅仅是提高准备金率,就让A股一个月狂跌了将近10%。

  各国也在研究一些创新"退烧"手段。比如,美联储正在策划执行的一些措施,就被奥巴马总统高度赞扬为"超出教科书"的创新工具,包括向存款准备金付息、定期标售工具、证券定期贷款、商业票据融资工具、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机制等。欧元区、英国、日本等国也不急于加息,欧元区在今年上半年将逐渐采取停发无限制长期贷款、停止购买资产担保债券等紧缩措施,逐渐抽取市场过剩的流动性。

  各国需要从长计议在退出中逐渐培养新的竞争力。在危机中政府强行"输血"防止经济体系陷于崩溃,但经济真正复苏还需金融和实体企业的"造血"功能。

  "末日博士"鲁比尼所言不无道理,"我不看好美国,也不看好欧元区。欧元区不仅有公共债务的可持续问题,也存在竞争力问题,尤其是希腊等非主要经济体,但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也有同样的问题。欧元区国家的市场份额正流向中国和亚洲,而且工资涨得比生产力还快。因此,即使解决了债务和财政问题,也仍存在竞争力问题,这是对欧元区货币联盟的首次考验"。

  前车之鉴仍在,正是自2002年以来的低息政策推动次级债泡沫,再以高利率导致无力偿还贷款、最终戳破次级债泡沫。当前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低利率退出政策,同样蕴含着极大的风险,这关系到全球数以万亿计资金的流向。正如朱民说,"这确实是今年经济领域真正的风险。"(记者 郇公弟 记者 王露)

  达沃斯焦点三:激辩金融监管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就金融监管尺度,政治家和银行家在达沃斯上演了一次观点大"碰撞"。

  靶子奥巴马

  "碰撞"过程中,银行家们最重要的"靶子"就是奥巴马1月21日高调宣布的一项监管提议:限制商业银行规模、禁止吸收客户存款的商业银行从事自营私募股权及对冲基金业务交易,或代表银行自行投资。

  "我们要更好的监管,而不是更多的监管,"英国劳埃德银行董事长彼得·莱文的声音颇有代表性。

  奥巴马的提议,目的是避免形成"大到不能倒"的企业,华尔街对此反应十分激烈。在达沃斯论坛上,这又成为争论的焦点问题。

  英国巴克莱银行总裁鲍勃·戴尔蒙德表示,"我们不应该缩小,而应该发展出更大而管理良好的全球性银行。"知名投资者索罗斯表示原则上支持该计划,但是认为其"操之过急",因为金融行业尚未完全步出危机。

  BTIG首席市场分析师迈克·奥洛克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将奥巴马的提议称为"煽动民粹主义的政治剧场","大多数华尔街人士都认同而且相信改革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不愿意为了挽救总统摇摇欲坠的支持率而遭受诽谤"。

  不过,政治家们对奥巴马的提案颇为赞成,法国总统萨科齐更是在达沃斯慷慨陈辞: "如果我们对银行监管体系、会计准则和预警体系不进行改革,就会继续助长投机行为和牺牲长 期利益。"

  "除了拆分外,解决方案还有就通过更强有力的谨慎的控制起到预防的效果,特别是提高重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伦敦政经学院教授、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副研究员伊安·贝格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不过,布鲁塞尔智库机构欧洲政策研究中心负责人丹尼尔·格罗斯博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从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来看,奥巴马的提议将收效甚微。

  "欧洲不盲从"

  对于奥巴马的"单独行动",欧洲各国纷纷欢迎,却表示不会仿效。

  英国财政大臣阿里斯泰尔·达林明确表示英国不会将投资银行业务与综合性银行及零售银行业务分开,重点应该是提高资本充足率标准,以及立下"生前预嘱"--即在银行尚未破产时制定银行一旦破产之后如何将其关闭的详细计划。

  欧盟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人士也表达了不会盲从美国政府做法的立场,"说实话,欧盟没有那么多'太大而不能倒闭'的机构,不过我们也正在开始重组银行,要求他们缩小规模,向新来者开放。"

  贝格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在欧盟内部每个国家的问题都不同,比如西班牙仍然存在房产滞销的问题,英国将花更多的时间来应对消费者债务问题。

  一名参与了全球监管程序制定的官员表示,很多欧洲国家都觉得不知所措。"每个人都在通过G20、FSB和巴塞尔委员会协调工作。但是没有人知道具体细节,或者其他家是否遵守。这制造了监管的混乱。"

  而G8轮值主席国加拿大的总理史蒂芬·哈珀则表示,加拿大将敦促各国采取足量的国家金融监管,以避免全球经济危机的重演。"如果不致力于解决缺失的监管,我相信后果将会比危机前更严重。" 哈珀同时强调,"金融监管必须有正确的目的,并且必须不能过量。"

  金融新秩序

  无论如何,更大规模的"监管潮"在2010年将要到来。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政府都在酝酿新监管规则的最终形式,这也许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世界银行和市场的运作方式。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很快开始收集对其2009年12月推出的收紧银行资本和流动性要求的改革条例的反馈。

  1月30日,主要国家的顶级银行家们和政府决策者进行了为期2个小时的闭门会议,最终却没有达成具体成果。不过,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巴尔利·弗兰克在会后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更为严格的监管即将到来,银行家们自己也明白"他们没办法改变"。

  "更多的监管仍将到来。英国的监管将更加严厉,因为在英国一批高级官员可以决定银行监管政策,说客和国会对此影响不大。未来的监管趋势将是更多的资本,更少的杠杆和更强的系统稳定性。"格罗斯博士表示。

  不过,奥洛克的想法颇有些警示作用。他说:"如果金融监管缺乏全球统一性,这将为监管套利提供机会,那样监管改革将收效甚微。现在最为重要的是评级机构的改革,但是政府看起来对此并不热衷。你可以增加任意多的监管,但是如果评级机构仍然将垃圾评成AAA,那么5~10年以后同样的问题将会重演。"

  银行家们则担心监管过度。而如果政府出台的监管恰到好处,银行家还会乐意接受。毕竟,他们是金融危机"缔造者"的同时,也是金融危机的"受害者"。

  汇丰银行董事长史蒂芬·格林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专访时表示,监管机构要制定监管框架,但必须做到适当监管,才能确保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银行自身也要意识到所要承担的经济和社会责任。(记者付一鸣对此文亦有贡献)

  达沃斯焦点四:反保护主义强音

  推动市场更加开放是继续应对危机的必由路径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伴随着经济危机,一股保护主义阴影在全球弥漫。当2500余名全球政商界精英齐聚瑞士滑雪胜地达沃斯,寻找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时,反对保护主义成了他们一致的呼声。

  "2009年世界贸易特点之一就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评价说。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会上呼吁各国反对贸易保护,批评"那些只看眼前利益的金融家"。他的观点得到英国首相布朗的赞同。布朗认为,强加的高额关税和其他对进口的贸易壁垒,被认为是将1929年的"重挫"演变为1930年"大萧条"的原因。

  拉米警告说,由于当前各国失业率普遍上升,社会不满情绪积聚,这可能导致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更加严重。

  在强调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复苏无益的同时,布朗强调金融保护主义似乎正演变为"更大的威胁"。布朗对一些国家对限制将政府基金注入国家金融机构以及阻止这些金融机构的海外业务盈利等做法进行了批评,并指出这将导致这些金融机构从其海外业务中撤资。"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就将形成一种金融保护主义……金融孤立主义。"

  他指出,主要经济体和国际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对于确保信贷持续地向发展中国家和更小的经济体流动,从而避免国内金融业依旧虚弱的发展中国家成为经济衰退的"最大受害者"。

  拉米敦促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应当维持开放。他说,由于经济复苏动力来自发展中国家,因此发达国家如要持续复苏,必须敞开贸易之门。消除贸易壁垒、南南合作、全球金融流通以及经济全球化都会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

  按照惯例,每年的达沃斯论坛年会期间,世贸组织主要成员的贸易部长们都会借此机会举行小型部长级磋商,以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进程。今年,贸易部长们表示,维护市场开放将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最佳办法,但在久拖不决的多哈回合谈判问题上却没有取得明显进展。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产品屡遭保护主义之害。据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公布的数字,2009年前11个月,全球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03起,其中反倾销67起,反补贴13起,保障措施16起,特保7起。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月28日在达沃斯论坛年会发表特别致辞时强调说,推动市场更加开放是继续应对危机的必由路径。"目前,迫切需要把各方的郑重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达成更加合理、均衡的结果,使国际市场更加开放。"(记者 尚军 付一鸣)

  达沃斯焦点五:寻找"低碳"

  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能否成功,在达沃斯还没有人愿意打保票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在达沃斯,从会场到酒店间穿梭的小巴士,均贴满绿色标签,因为它们全是低排量汽车;从主会场到媒体村之间运送记者的则是电动高尔夫车,它们起码在达沃斯实现了零排放。

  当然,这并不是2010年"绿色达沃斯"的全部含义。在本届论坛上,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同样是世界政商领袖们要重点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130多位政府首脑失望而归6个月后,2010年墨西哥坎昆大会能否成功,在达沃斯还没有人愿意打包票。

  碳减排博弈

  1月28日,冬季达沃斯"全球能源展望"分论坛,全球能源及冶金巨头们正上演着一场火药味浓重的"能源之辩"。

  在这场长达1小时的辩论中,全球化工业领袖陶氏化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利伟诚对碳排放管制及推行的"言易"与"行难"问题直言不讳,"美国碳税立法的通过并不代表碳排放量的削减,实现碳减排需要整个产业链与个体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陶氏矛头直指碳减排管治的根本矛盾,即美国能源业与政府之间激烈的利益博弈。在美国,奥巴马政府对绿色经济可能创造的新职位的期盼,正遭到来自资源产业与冶金产业对碳排放管治的强烈抵制情绪。

  2009年,美国政界曾热推"限额交易体系"草案,根据其内容,美国将对没有为制造、运输过程的碳成本埋单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这曾引来多数国家反对。2010年,反对的呼声更多来自美国本土。过快实施"限额交易体系",无疑将使埃克森、福特、通用、谢夫隆等众多大型企业遭到巨大的利益冲击。

  正如通用电气副主席约翰·赖斯在达沃斯指出的,"美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不是完善推出限额交易法案的时机。"

  在论坛上,联合国气候官员德布尔公开了他的新思考。他说,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应当被重新划分为一个经济问题,它是一个经济议题而非绿色议题"。

  法国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说,应对气候变化是一场竞赛,赢得这场竞赛的国家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当前的经济危机对发达国家的冲击要比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这对中国等国家是一个机会。"

  1月29日,美国参与限额交易法案制定的关键性议员约翰·克里公开回应,美国政府制定碳税这一目标仍未变更。

  "短期而言,美国推行限额交易法案将严重束缚国内煤炭、火电、航运业的发展;然而美国就业、信贷、消费、投资方面的疲弱,急需'绿色经济复兴计划'来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中国家巨大的清洁能源市场,就是美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新引擎。"中金公司海外经济研究部分析师孙淼玲对《财经国家周刊》表示。"发达国家拥有先进清洁能源技术的企业可以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低碳技术,或帮助其融资,这为前者提供了可持续的利益。"

  中国机会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相关数据,2009年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成交量占世界总成交量的84%,而在面向全球投资者的CDM项目中,中国提供的CDM居首位,达到近35%的比重。

  美国国会议员林赛·格雷厄姆说:"6个月前,我最大的担忧是一个强制的减排协议可能让美国的竞争力逊于中国;但现在我的担心是,我们浪费在确定碳价格上的每一天,都将是中国在逐渐掌控绿色经济的一天。"

  格雷厄姆说,人们注意到,中国在许多绿色技术方面已经在世界上领先,比如清洁煤技术等。花旗集团副主席威廉·罗兹说,他预计中国在碳存储技术方面将很快取得重大突破。

  然而,中国在碳减排交易中的话语权却远未达到与其市场份额一般重要的程度。早在 2005年1月,欧盟成立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中心(EU ETS),其市场交易额自成立以来便一直保持在6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中国曾经处于国际碳交易产业链的下风,不过近年来这种境况开始有所改善。

  2008年8月5日,中国在北京与上海同时成立了两家环境交易所;一日后,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挂牌成立。截至目前,中国内地环交所总数超过10家。

  面对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碳交易热潮,专家却依然有所担忧。"国内批复的CDM项目虽然多,通过联合国认定的却不足五分之一,能成交的更少。随着联合国碳交易门槛的提高,国内碳交易市场势必要掀起一轮洗牌。"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教授陈开远对《财经国家周刊》表示,"这对中国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 (记者 郇公弟 郭璐)

  达沃斯:5天的思想碰撞

  参加论坛的有2500人,就有2500个不同的观点。这里并不追求达成一致,而是追求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角色的人进行思想碰撞,在"头脑风暴"中探寻解决世界难题的出路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会前,2500多名世界领袖中大多数人都要花3小时时间坐火车,穿行不到150公里的山路,海拔从400米升高至1500米,最终来到阿尔卑斯山区最高小镇达沃斯。

  在这里,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开幕致辞中疾呼"削减高管薪酬",台下聚集的正是全球主要的亿万富翁;有人呼吁为地球降温,也有人驾着"油老虎"在山中驰骋;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为海地流泪,捐款台前人流不断;比尔·盖茨夫妇拿出100亿美元资助疫苗研究,帮助最贫穷国家应对疾病;大会主席克劳斯·施瓦布穿上世界杯足球赛南非国家队队服,让全球目光转向非洲。

  达沃斯论坛是临时组建的"经济联合国",所讨论问题已超出经济范畴,甚至超出联合国范畴。联合国聚集了政治家和外交家。达沃斯同时聚集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金融家、艺术家、学者还有激进分子。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曾说:"在一定意义上,施瓦布(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主席)和我做的都是组织全球会议的工作。不同的是我在联合国,他在瑞士达沃斯。"

  有人说,每年在达沃斯将产生50个影响世界的新观点。不知道其统计方法是什么,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参加论坛的有2500人,就有2500个不同的观点。这里并不追求达成一致,而是追求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角色的人进行思想碰撞,在"头脑风暴"中探寻解决世界难题的出路。

  论坛会场设在达沃斯小镇中心,却只是一排看似仓库般的平房。会场内各个研讨会房间也是错落分布、大小不一。每个研讨会上,主持人精心设题,嘉宾们用心作答。问题不怕尖锐。

  在某个研讨会上,主持人《商业周刊》专栏作家菲尔莱德·萨卡利亚问身旁的南非总统祖马,"听说你有三个妻子,这是不是意味着你反对男女平等?"回答同样精彩,祖玛称,"我并不反对平等,我平等地爱着我的三个妻子。"

  当然,达沃斯的精彩还源于精妙的选题、巧妙的组织。

  2010年225个研讨会主题都经过普华永道、毕马威等全球智库精心论证,在嘉宾邀请上同样独具匠心。不少研讨会上特意安排"猫鼠"论战--金融监管者与银行巨头们同台辩论,明枪暗箭中却同样谈笑风生。

  英国巴克莱银行总裁鲍勃·戴蒙德一贯言辞犀利,"如果美国和英国政府进行过度监管,我们很多银行家也许会选择离开纽约和伦敦"。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巴尼·弗兰克反唇相讥,"你们可以搬到索马里。但必须加强监管,你们银行之间不能再玩过家家的游戏了。"

  在会场中,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随便走进哪个房间去聆听讨论。台上讨论结束后,都有台下听众提问时间。听众中有人接过麦克风,"我是比尔·盖茨……"众人纷纷回头,还真是盖茨。细看盖茨已经渐生华发,很多人可能也像记者一样慨叹,真是岁月不饶人。

  交流的盛宴延续到达沃斯各个角落。"金融巨鳄"索罗斯在小镇餐馆邀请记者们共进午餐,坦言他对奥巴马改革的支持和反对;有媒体爆料,全球主要私募基金巨头正在某个酒店房间秘密会晤,确定2010年炒作对象;导演卡梅隆邀请世界领袖一起观看《阿凡达》,并探讨科技为艺术带来新的生命。

  即使入夜已深,小镇的酒吧里依然白人、黑人和黄种人围桌夜话,人们忘记了身份。耐克基金会主席玛丽亚·艾特尔女士说,虽然这是她第六次参加达沃斯论坛,却犯了一个新手式的错误——在酒吧里一直聊天到早上六点,然后八点继续作为嘉宾出席研讨会。她却突然发现,论坛和酒吧讨论气氛是那么相近!(记者 郇公弟)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