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
足球总出问题,原来背后有腐败力量撑腰;矿难屡治不禁,源于背后的官煤勾结。毒奶粉事件屡治屡现,按常理推断,背后应该有更大的问题尚未现身。三鹿毒奶粉案、大头婴儿案等背后都有官商勾结等腐败问题。目前毒奶粉再度重现,相关部门在查处问题企业等“小苍蝇”的同时,是否还应该重查背后的利益链?打一打提供保护支持的“大老虎”?“毒奶粉屡现”之水比我们想象的要深,目前已似有腐败忽隐忽现之身影。
首先,全国那么大规模的毒奶粉没有被销毁,仅用一个执行不力、监管不严是远不足以解释的。当年,“毒奶粉”被查处后,召回的大量毒奶粉封存后如何处置,监管部门应该心知肚明。根据公开的资料,仅当年三鹿集团尚未出库的婴幼儿奶粉就达到了2000余吨,而当时对这批毒奶粉的处理也只有四个字:全部封存。有关人士估算,还有10万吨问题奶粉在市场上流通,并强调,该数字仅是“保守估计”。这么一个庞大数量的毒奶粉为什么没有被销毁,背后应该有大故事。而目前对毒奶粉因何未销毁,仅用一句“技术原因”轻轻带过。诸如“作燃料对锅炉损伤太大、最后清理锅炉的费用还不如烧煤、作为水泥配料生产的水泥不合标准、大批量填埋担心被别有用心的人挖出来”等,以这些极浅显的原因让销毁搁浅,是值得深思的。
其次,出事奶粉为什么总是销售地检出而出产地检不出?毒奶粉基本上都是在销售地被检出,而在生产地却没发现问题,这种怪象也说明生产检查基本上如走过场,其背后一定有大问题。例如,陕西渭南乐康公司奶粉、宁夏吴忠市的毒奶粉都是在福建被检出,上海熊猫乳业有限公司问题乳粉案件也是在上海被检出,生产地宁夏一直在做马后炮工作。中国目前对作假企业处理规定不可谓不严,质检部门如果发现故意使用含有违禁物质的乳品涉案企业,将采取“三个一律”的措施严厉处理:一律停产、一律吊销生产许可证、一律移交司法机关。对案件背后的失职、渎职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将依法依纪追究相关领导与责任人的责任。但实际情况却是,出事毒奶粉基本上都是在销售地被查出,产出地既没有见查出,又未见处理失职,简单地用地方保护是难以解释的。
最后,生产地质检部门在出现毒奶粉事件后一直在解释说,曾对出事企业进行了检查,但却没有检出问题。以陕西渭南毒奶粉案为例,当地质监部门声称,“质检部门此前也曾数次前往乐康乳业进行抽查,但当时抽检的奶粉均显示为合格产品”。一个企业有20吨毒奶粉却检不出,要么检测的样品有问题,要么检测的人有问题。
“毒奶粉”卷土重来的事实表明,对食品安全的严格监管机制并没有如社会期待的那样得以重建。过去出现类似情况,都以地方保护之名就敷衍过去了。但面对这么大的外界压力,有谁甘愿来承担保护风险?这种现象给人无限联想。地方保护、官商勾结抑或是腐败问题?看来是应该深挖一下了,如果清查毒奶粉仅停留在企业层面,“毒奶粉”还会一次次再来,就如同矿难一样。
2008年的毒奶粉风暴一共造成6名婴幼儿死亡、逾30万名婴幼儿病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措辞严厉地指出,绝不能以损害人民生命健康来换取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要强化行政问责制,出了问题必须严格追究领导责任。“毒奶粉”未销毁重又现身,对此的调查绝对不能止于作假企业,更应该层层追溯,深挖细究,在捕苍蝇的同时也打老虎,把挤破的“脓包”彻底挤净,以此重拾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相关报道请见B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