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80后,中印友好新使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9日 19:04  中国广播网

  80后,中印友好新使者

  

80后,中印友好新使者

  【2010年1月31日,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举办“中国新年食品文化节”。图为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中国留学生与张炎大使(二排左九)并中国驻印使馆教育处负责人黄志刚先生(二排左四、左五之间后立者)等合影。同于2009年7月进入印度尼赫鲁大学前来留学的历史上首批清华大学毕业生一行四人,在本照中留影的计有马宇歌(二排左三)、肖洁(三排右一)、张旭(二排左八),另一人为李菁华当时她回中国了没在现场。】

  

80后,中印友好新使者

  【马宇歌利用自己留学读研第一学年2009年12月5日开始放的国外首次寒假,在当月 12月15日回中国家里度假之前,来到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农村进行为期一周的乡野调查。图为一身当地装束的马宇歌(左)手持地里采摘的茄子,与当地农妇在一起。】

  

80后,中印友好新使者

  【2009年10月,刘志鹏(后左一)同一些中国留学生和印度朋友共同参加了一次喜马拉雅山之旅。图为他们刚刚爬上目的地。】

  

80后,中印友好新使者

  【张良(左)与杨振宁教授2009年12月7日在尼赫鲁大学合影。杨振宁教授身后是尼赫鲁大学首届中国学生会主席(现任)兼全印首届中国学生会主席(现任)马宇歌。】

  (《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798号第六版“海外学子”版刊登该报派驻印度分社首席记者廖政军2010年2月5日发自新德里的报道,题为《80后,中印友好新使者》) 历史上,没有其他任何两个国家,有着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相似的经历:我们同为文明古国,我们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我们又是亚洲近邻,相隔着喜马拉雅山,更重要的是,我们之间,还有着两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印两国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在全球不断上升的影响力,使得两个大国彼此间开始更为深切地关注。两国关系的发展取决于政治互信、经济互利和人员交往,而代表国家未来的青年之间的交流尤为重要。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6年访问印度时,曾经深情回忆了他1984年率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印度时的情景。他说:“青年充满朝气、富有理想,是国家的希望,也是人类的未来。1924年,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曾经说过:‘青年人宛若晨星,闪耀着祖国未来的希望之光。’中印两国发展的未来,需要青年去奋斗;中印关系发展的未来,需要青年去创造。”

  如今,中印将迎来建交60周年的日子,两国青年之间的交往更加深入、多元。据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教育处负责人黄志刚先生介绍,自2005年起,中国来印留学人数出现显著增长,目前在印中国学生人数约有1200人,主要集中在印度南部的韦洛尔、金奈、班加罗尔、海德拉巴等著名学府,而在北部则人数不多,譬如,首都新德里的中国留学生仅有200人。

  值得一提的是,时下这一群留学生大多是80后,他们有主见,善于交流,容易接受多元化的观点,也为新时代的中印青年交往带来新的憧憬与希望。近日,记者走近几位80后留印学子,听他们谈谈在印生活、学习的感受,讲述他们与印度同龄人交往的点滴故事。

  一、在印度“下乡”

  2009年7月,同时获得中国顶尖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学士学位与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学位的文理科双学士学位的马宇歌(见配图),在北京的清华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了。她是一名具有独立见解的80后高素质女孩,现年22岁,北京人。关于她的各种传奇而真实的故事已近家喻户晓,上网去搜这个世上至今只有她叫“马宇歌”(Ma Yuge)的该人名,可以见到各种媒体对马宇歌的无数报道,堪称数以万计!原本,她可以像其他清华学子一样选择赴美深造,但最终,她却来到了天竺之国。她说,是自己主动选择了先到印度,攻读硕士学位。

  马宇歌说,她从小就受专事研究人类文明广泛问题的父亲耳濡目染,一直对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印度十分向往。

  回忆2009年1月31日中国农历正月初六至同年阳历2月25日,马宇歌应朋友之邀,首度随父亲来到印度次大陆和喜玛拉雅山脉南北麓游玩,那次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特地去实地考察赴印学习的综合环境。当她来到欧美全球高校大排行,被先进发达国家广泛认同的、位列前百名之内的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印度尼赫鲁大学时,信步于这一仿佛是坐落在原始生态绿林中的超大美丽校园,进而深入各处实地走访了一些学院和教授、学生后,马宇歌立志留学该校进行求知的一种强烈渴望油然而生。她深信,与中国一样拥有如此悠久历史,极具丰富多元文化的印度,必将成为一个激发外来青年人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国度。

  于是她当即向尼赫鲁大学,手把手地递交给了教务处一应入学申请。当年夏天,爸爸妈妈陪马宇歌2009年7月15日一起参加完自己在清华大学的全校200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马宇歌便拿着尼赫鲁大学7月10日才寄到手的录取通知书,19日飞离住家北京远赴印度首都新德里,22日正式注册尼赫鲁大学,成了一名攻读该校硕士学位的一年级研究生,所读专业是区域发展研究(也称“地理学”)。该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因此从来没有外国留学生选读该专业,更别说存在能够坚持读完它的非印度人了。马宇歌是全年级一个班50名同学中的唯一外国留学生。但马宇歌坚信自己能够胜任该专业,她的优异学习成绩经常受到校方好评。马宇歌说这离不开许多印度同学的热忱帮助。虽然学校里基本上都以官方语言之一的英语授课,可要学好这门专业,通晓当地的印地语则是必须的。马宇歌的一名印度同学主动要求每周陪她练习印地语,有时,还有同学主动帮助她复印有关资料。马宇歌的印地语会话能力,在去年2009年10月3日至10日的一次农村调研上,已经被她派上了用场。马宇歌目前正在有计划地学习这种语言的读写技能。听、说方面,一般用语她已经基本上学会能用了。

  正因如此特殊的专业学习,才让马宇歌开始更深入于印度社会、更广泛地接触到了印度民众。可当课程需要做印度乡野调查时,马宇歌开始为难了,因为班上的印度同学可以选择自己的家乡作为调查地点,像她这样的一名外国留学生,实在是不知所措。此刻,授课老师主动提出帮助马宇歌安排“下乡”的地点,于是,她顺利地来到了农村进行了一周的乡野调研。后来马宇歌又利用2009年12月5日开始放的寒假,随印度同学2009年12月8日登上火车离开新德里,前往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走访了更多农家;到14日结束调研,再次令她获益匪浅;结合各种文献整理写出了长达12000字的实地调查报告,马宇歌将其起名为《露娜的故事——印度阿萨姆邦乡村考》。目前马宇歌在印度独立撰写的许多篇文章,陆续发表在了中国国内报刊上,如在《世界博览》(WORLD VISION)半月刊上已发表到2009年第21期的《印度式爱情》、发表到2010年第3期的《小趋势与大变革》等。马宇歌准备把在印度写的诸多文章和自己精选的自拍图片,最终汇集成书,利用她已经掌握的多种语言文字予以出版。她曾是CCTV的著名小主持人和清华大学电视台明星主播兼播音组长,因此马宇歌到印度求学以来还自己解说拍制了许多有意义的各种影像资料,从不同侧面,多视角地反映了当地人文状况和社会发展。马宇歌发挥自己较高的综合文化底蕴,正在十分有心地见证并记录着印度的实际情况与变化,并逐步深入地研究着它们,以期得到有用的科学结论。这比隔靴搔痒可信,也比人云亦云实际并且更有价值。

  二、难忘“新生会”

  德里大学是另一所知名大学,而这里的商学院更是数一数二。来自安徽的张良(见配图)自2009年7月起就读于该校商学院本科一年级。谈起近一年的学习,张良肯定地说,“这是一个能够锻炼人的意志的平台!”

  虽然还不到一年时间,但张良已经成为商学院里的“名人”。原来,按照学院的传统,每学年开始总会安排一次“新生会”,同时也是学生们先声夺人的机会。以往,总是印度学生比较积极,这一次,张良心里想着,中国学生也该上台发言。

  于是,张良成为多年来首位在新生会上发言的中国学生。无疑,这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张良用流利的英语就中印关系话题发表了简短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中印自古就是友好邻邦,这是不变的事实。如今虽然中印关系遇到一些波折,但应该看到前景是美好的。他还说,中印两国存在许多互补性,因此我们应当更多地看看“两国能够在一起做些什么”。最后,张良还应师生要求演唱了一首中文歌,博得在场印度朋友的热烈掌声。

  或许正是因为这位刚刚20岁出头的中国小伙子的出色表现,德里大学商学院似乎有许多人开始更加关注中国,也时常向张良请教有关中国的事情。张良深切感受到,两国民众之间有深厚的友谊,但互相了解仍然不够,他期待更多的交流能够为两国关系夯实基础。

  张良还说,他愿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两国民间交流多做贡献。现在,他有计划趁着暑假时,组织一些印度朋友到中国走走看看,因为只有亲身体会才有真正的了解。同时,他也希望更多中国朋友能够到印度来眼见为实,相互之间多交朋友。

  三、大赞“和谐号”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教育处负责人黄志刚先生还介绍,中国留印学生大多以国家或单位公派为主,其中80%学习的课程都是软件工程类,此外还包括医学教育、数学、哲学及社会科学等。之所以这么多中国留学生选择学习软件工程,这与2002年朱镕基总理访问印度时希望中印两国加强科技特别是软件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无关系。后来,中国教育部每年组织派遣8所著名高校的百名大学生前来印度学习交流一年至两年,参与学生普遍反映效果不错。

  去年7月,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印地语专业本科三年级的刘志鹏(见配图)和北京大学南亚学系印度宗教文化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的姜磊连同其他20位大学生抵达新德里,开始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

  其中,刘志鹏等人进入了印度人力资源部下属的中央印地语研究院学习。在这里,他们接受纯正的印地语教育,同时还学习印度文学、历史等。但语言首先是要学以致用,因此平日空闲时,刘志鹏总是会深入印度社会,结交印度朋友。他探访过学校附近的贫民窟,和印度各阶层的人交谈,以学习地道的现代印地语。

  近半年来,刘志鹏见证了一些印度媒体对于中印关系的“炒作”,而如今,他深刻感受到,印度媒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有关中国积极的消息。特别是面对最广大印度民众的印地语媒体,也在近期大赞中国开通“和谐号”高速铁路一事,甚至刘志鹏在孟买遇见的一位老人也拿着一份刊登“和谐号”大幅照片的印地语报纸对他说:“简直太神奇了!”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这也是刘志鹏立志学好印地语的初衷。不过,姜磊在印度多次旅行时却发现,原来有许多地方没办法使用印地语交流。的确,印度民族众多,语言复杂,据有关资料统计,印度共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达33种,如北印度语言主要包括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等,南印度语言主要有泰米尔语、泰卢固语等。姜磊提出,加强文化交流,首先要加强双方语言的学习。他希望看到双方政府对各自语言教育的更多重视与投入。

  了解源自交流。我们相信,更多的印度人会对奥运之后的中国感兴趣,更多的中国人会来探访佛祖圣地;更多的印度青年将会学习汉语,更多的中国青年将会喜欢宝莱坞电影。

  不久前,88岁高龄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到访印度,2009年12月7日他专程来全球高校排名列居83或84位置的尼赫鲁大学,与中国留学生举行座谈。这天临别,老人给受马宇歌母校清华大学校友总会直接委托,正在筹建印度次大陆清华大学校友会的首位也是现任总召集人马宇歌,往她的日记本上写下了以下字句:“希望各位中国同学努力学习。印度与中国前途需要很多沟通工作!”留印学子当以此为勉励,尤其80后新时代的青年,更应努力充当中印友好关系发展的新使者!(作者:人民日报社派驻印度分社首席记者廖政军)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