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拉动消费 提高能效 百姓受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9日 08:39  中国经济网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拉动消费提高能效百姓受益

  为扩大消费需求,提高能源效率,2009年国家实施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即采取财政补贴方式,对能效等级达到1级或2级的空调、冰箱、洗衣机、平板电视、热水器、电机等10类产品进行推广。截至目前,已有27家企业、4290个型号的高效节能房间空调纳入财政补贴推广目录。

  目前该项政策实施已有半年,成效究竟如何?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赵家荣用一句话作了概括:取得了生产者得市场、消费者得实惠、全社会节能减排的显著成果。

  促进产业转型和节能减排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政策的实施,其效应突出表现在:既撬动了市场、拉动了需求,又促进了产业转型和节能减排。

  首先,引导消费、拉动内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上半年空调行业出口量下降35%左右,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激励政策的引导下,去年下半年国内空调市场迅速回暖,其中高效节能空调的销售高增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预计2009年全年,高效节能空调财政补贴约20亿元,拉动消费需求200亿元以上。

  其次,高效节能空调市场份额大幅提高,成为市场主流的大转换、大逆转已经形成。2004年至2008年,我国空调市场70%以上的产品为不节能的5级空调。在财政补贴推广的推动下,高效节能空调销售量大幅攀升,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目前已上升到50%以上。预计到2009年底,推广数量有望超过500万台,为2008年全年的5倍。

  第三,价格大幅下降。高效节能空调因研发投入大、制造成本高、推广初期市场份额小等原因,其价格比普通产品售价要高30%至50%,因此往往“叫好不叫座”。政策补贴让利于消费者,企业普遍调低高效节能空调销售价格,各种规格的节能空调最低销售价格下降50%左右,已达到甚至低于政策实施前4、5级能效产品的售价。

  第四,促进产品转型升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倡导节能为主流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促使企业改变研发方向,推动节能技术不断创新,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迫使企业改变市场策略,产品由高端、高档产品向简单的高效节能产品转化,使“高档消费”转变为“大众消费”、“高效消费”,优化了产品结构,促进了行业升级。目前,格力、美的等主流空调生产企业已停止生产4、5级能效的房间空调。

  第五,节能效果明显。财政补贴推广加快了高效节能空调普及和淘汰低效空调的步伐,使空调整体能效水平提高了15%。据预测,2009年推广应用的500万台高效节能空调,每年可节电15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40万吨、二氧化硫0.6万吨。同时,政策实施为新的空调能效标准(市场准入门槛为现行的2级能效水平)出台和实施创造了条件,将带来巨大节能减排效果。

  第六,老百姓得到实惠。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实施,让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用得上,享受到高效节能空调带来的节电省钱的实惠。保守估计,2009年推广的高效节能空调,可以使老百姓年节约电费7.5亿元,寿命周期内节约电费75亿元。

  财政补贴实现“四两拨千斤”

  赵家荣表示,“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充分展现了财政补贴“四两拨千斤”的巨大作用;总结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创新机制、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是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至为关键。以财政补助为纽带,适时、恰当地促使技术标准实施、行业市场发展、消费环境变化等有利因素形成合力,破除高效空调推广障碍,为企业推广高效节能产品提供了支撑和动力,有效放大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是消费者得到实惠是市场启动的触发点,促使消费意识转变。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通过采取合理限价和间接补贴,拉动高效节能空调价格下降。从格力、志高等企业高能效空调价格构成变化情况看,政策实施前后企业利润基本没有变化,价格下降主要是受批量化生产带动原材料、市场营销成本降低和企业让利效应累加,使消费者能够以较低价格享受高能效空调的品质和舒适,触发市场成为必然。

  三是符合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需要。空调行业经过前几年低能效产品价格战的市场竞争阶段后,自身结构调整和产品转型的需求较为迫切。尤其是在全社会倡导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高能效成为产品和技术升级的主要方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实施,促使企业将前期准备和技术积累用于规模化生产和推广,加快了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

  赵家荣表示,今年将在认真总结高效节能空调推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大推广力度,确保政策惠及更多百姓。

  点击进入:回眸2009砥砺奋进 成果丰硕

  (责任编辑:朱津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