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河南将纺织服装业定为主导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9日 01:14  东方今报

  昨天,省社科院首次发布《河南城市发展报告》蓝皮书。蓝皮书显示,尽管中原城市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郑州的首位度低,经济实力薄弱,综合竞争力较差,对中原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不强。记者邀请省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建国研究员对蓝皮书做了解读。 □首席记者 李凌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竞争力居中部城市群首位,但在中部各城市群中,郑州这个“尖子生”不够“尖”,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带动能力较弱

  【现状】

  2008年,中原城市群区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的57.1%,比2002年高出3.2个百分点,连续多年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综合竞争力排在中部城市群首位,成为河南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核心区。

  2009年获批的《中原城市群总体规划》表明,在“十一五”期间,中原城市群区域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12%;按2005年价格计算,2010年,生产总值将突破1000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超过6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达7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4000元,产业结构调整为7.5:55.5:37,城镇化率达50%左右。

  【问题】

  中心城市是城市群中的第一层级,在城市群中起着核心和支撑作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极点,城市群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中心城市的竞争,但目前,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首位度低,经济实力薄弱,综合竞争力较差,对中原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不强。

  【解读】

  从城市人口首位度来看,按照国际经验,城市首位度大于2时,说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按照这一标准,2009年,郑州市区人口为309万,洛阳市区人口为180万,就是按照新的规划,到2010年,郑州市区人口将达400万,洛阳市中心城区人口将达到260万,但不论是现在还是到2010年,郑州的城市首位度均小于2。

  从经济首位度来看,郑州市低于中部其他5个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2008年,郑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占中原城市群的比重为28.4%,而同期武汉占武汉城市圈的56.8%,太原占太原城市圈的44.7%,南昌占环鄱阳湖城市群的41.5%,郑州居于末位。

  从核心城市综合竞争力来看,郑州市综合竞争力较差,据《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2009)》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排名,郑州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第36位,位居中部的长沙(第20位)、武汉(第23位)、合肥(第26位)、南昌(第35位)之后。

  【蓝皮书建议】

  作为核心城市,郑州要担当中原崛起的领头羊,在中原城市群中起到对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其目前的实力,尚难以胜任,这对中原城市群未来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制约。因此,必须加快壮大郑州的城市规模,强化产业支撑,增强经济实力,全面提升其发展力、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带动力、辐射力,使郑州真正成为带动中原城市群内置全省持续协调发展的龙头。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各市产业结构趋同化明显,例如,18个省辖市中,将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等行业列入主导产业的占90%

  【现状】

  2008年,17个省辖市(不包括济源)市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234.95亿元、2788.56亿元和2200.37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19.7%、23.6%和17.5%,分别是2005年的1.3倍、1.6倍和1.66倍。2008年,河南18个省辖市市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53.4:42.1。

  【问题】

  全省各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层次偏低,尤其是目前河南东部和南部农业大区的各市。

  而且,各市产业结构趋同。例如,18个市中,将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等行业列入主导产业的占90%;将冶金、化工、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列入主导产业的占70%。

  【解读】

  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18个省辖市紧紧抓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大多城市都把信息产业确定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各市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蓝皮书建议】

  此次金融危机在给各市资源型产业和传统支柱产业造成重创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契机。各市要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在立足优势的基础上找准定位,通过城市产业结构重组,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的良性局面。

  关键词▲▲就业结构

  河南城镇每年需就业再就业的人数在200万以上,当前所能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约为100万个

  【现状】

  随着河南全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全省各市的居民就业结构也呈现了积极的变化。

  2008年,全省市区从业人数共计327.45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46.3%,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共计0.89万人,占市区从业人员的0.27%;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总计166.62万人,占市区从业人员的50.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共计159.94万人,占从业人员的48.8%。

  【问题】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每年需要就业再就业的人员数量达200万以上,而当前所能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仅有100万个左右。

  城镇就业结构矛盾突出:从所有制看,国有单位就业人员比重较高,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比重偏低;从城镇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看,服务业是解决城镇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但同时,一线工人缺、基数工种缺、高层次管理人才缺。

  【解读】

  从2005年到2008年,市区第一、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持续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

  【蓝皮书建议】

  各省辖市要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要推进分配结构调整,缩小收入差距,增加就业。

  关键词▲▲生产力布局

  河南的中国500强企业数量虽然在中部6省居第一,但有2/3以上的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行业

  【现状】

  生产力布局对产业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构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2009年,河南确定了175个产业集聚区,目前,各产业集聚区规划已经完成,各级政府将加大投入力度,实施更优惠政策,全力支持集聚区发展。这些集聚区有很大一部分分布在市区,各市的发展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问题】

  城市产业的集中度有待提高,各市中虽有河南煤化、平煤神马、双汇、金龙铜管、中国一拖这样的大企业,但总体影响力不够,国际竞争力较弱,缺乏像宝钢、一汽、东风这样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的超大型企业集团。在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河南只有16家企业上榜,其中,坐上豫企第一把交椅的河南煤化集团以825亿元的销售收入居第68位。

  【解读】

  河南的中国500强企业数量虽然在中部6省中居第一位,但与山东、广东、江苏等工业大省相比,河南大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有很大差距,且在进入500强的企业中,有2/3以上的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行业,只有1/4的企业为制造业企业。

  在河南工业行业的市场结构中,只有8个行业的集中度大于50%,其中对河南工业经济比较重要的优势行业中,仅有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而其余多数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如占河南工业经济总量10%以上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集中度仅为8%,化学行业产业集中度仅为12.6%,纺织行业产业集中度为7. 9%。

  这说明河南多数工业行业尤其是六大优势行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依然较低,中小企业增加速度远远超过大企业的扩张速度,多数行业中主导企业的垄断地位不足,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远未形成,市场结构缺乏效率。

  【蓝皮书建议】

  要加快优势企业发展,使土地、环境容量、矿产资源等生产要素向主业突出、技术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集中,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全省工业产业的总体水平。

  ●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群的比重

  郑州 28.4%武汉 56.8%太原 44.7%南昌 41.5%

  ●核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全国排名

  长沙 第20位武汉 第23位合肥 第26位南昌 第35位郑州 第36位

  ●河南地区生产总值前6名

  1郑州2洛阳3平顶山4南阳5漯河6安阳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