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号文件的重点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6日 11:26  中国经营报

  张一君、徐聪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

  进入新世纪以来,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依然毫无悬念地将目光锁定“三农”。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中央“一号文件”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

  2010年的“一号文件”旨在解决什么问题?与之前几次相比最大的区别何在?这次政策将给农民带来什么实惠?《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

  《中国经营报》:这次的“一号文件”与之前几次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从今年的“一号文件”来看,中央旨在解决什么问题?

  张晓山:新近颁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和基本思路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2009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也是自2004年起中央连续发布的6个“一号文件”基本精神的传承。

  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200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重点是“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基本思路是“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比较两个文件,可以看出,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这将进一步推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大战略的具体实施。

  由此可以看出,2010年农村工作的一个着力点将是通过深化改革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中国经营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深化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张晓山:2010年农村工作的一个着力点将是通过深化改革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深化改革包括几个内容。首先,要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扭曲的局面,建立一个更为公平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这样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才有可能形成。其次,按照这次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出的、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

  在2009年,中国的农村工作可谓逆市而上,各项成绩都很不错,实际上,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不在农业和农村本身,而在整个宏观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

  所以,这一次中央“一号文件”又再次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有意识的把资源配置更多的向农村倾斜”。

  《中国经营报》:“一号文件”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真正惠及于民?

  张晓山:首先,政府不仅要投资改善农村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在关注民生问题上更重要的是将公共财政的支出直接用在农民身上。农民最担心的是看病难、看病贵,教育费用高,弱势群体衣食无着,老年农民生活无依。

  近年来,中央在农村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设等诸多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比如说,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现已覆盖了全国10%左右的县(市、区、旗),这一制度的建立是继农村取消农业税、建立农业直补、新农合之后又一重大的惠农举措。减负即是增收,农民通过减轻负担免除了后顾之忧,能够更加放心地消费和加大生产投入,启动内需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要按照这次的文件精神,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预见,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将陆续出台,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本报记者徐聪对本文亦有贡献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