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析称政府应慎用国有企业承担保障房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5日 23:13  经济观察报

  姜洪桥

  2009年底,中国提出了一个几乎覆盖城市全体困难家庭的保障房计划。2010年,我们把这一年定义为,中国住房保障制度全面提速的第一年,也就是中国住房保障元年。

  其实,最近几年,保障房建设曾多次被提及,但却也屡屡落空,纠其原因,地方政府非力不足,是不为也。

  针对地方上保障房建设缺乏积极性,中央主管部门的官员私下有着一番见解。比如,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保障性住房的主管官员透露,曾经有过一份强制性很强的草案,即对保障性住房和国有房地产企业实施贷款差别支持政策,凡是保障性住房项目,企业贷款都会得到强力支持。不过,他也认为房地产业应该更多地掌握在国有企业手中,这样执行力才强。类似的观点,建设部的官员也曾有所提及。

  我们认为,让国有企业更多承担保障房的建设,在当下来看,是具备一定可操作性的。我们也相信,即便是在缺乏有效利润驱动的情况下,国有企业依然会按照政府的要求,落实保障房建设计划。

  不过,这显然是饮鸩止渴之选。如果地方政府丧失了卖地收入,房地产企业建设保障房无利可图,除了政府的强力干预外,保障房的建设根本没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根基。

  对于地方缺乏保障房建设的积极性,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一组数据中,得到些许印象。

  2009年10月底,全国人大发布的《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截至8月底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投资394.9亿元,完成率仅为23.6%。

  这一数据引起舆论大哗。随之,相关部门加大政策压力,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318亿,其中廉租住房是660亿,总体投资完成率61.3%。

  这组数据,显示出政府对计划执行能力的严重不足。也显示出政府在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取舍上的失衡。

  尽管从总额上看,保障性住房投资逐步增长,但是相对于房地产总投资来说,比例始终徘徊在很低的水平。2007年,保障性住房总投资993亿元,房地产总投资2.7万亿元,保障性住房投资占整体比重为3.8%。2008年这一数字略有上涨至接近7%。2009年再次出现了下降,跌至3.6%。这一年全国一线城市房价出现了罕见的暴涨。

  总结2009年的房价暴涨,住房主管部委的官员私下表示,抑制房价屡难有所作为,是因为中央政府缺乏足够的资源,比如说大量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如果政府手中掌握大量的保障房。在房价高涨时,政府适时抛出足够的供应,在房价低迷时再恰当地收购住房项目,可以起到调节和平衡房地产市场的作用。尽管这看起来是个似乎幼稚的理想,而且以保障性住房来干预市场,目标上似乎也有所偏颇,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其基本立场。

  在香港,政府调控房价的主要手段是调节土地供应量,同时也兴建大量的公屋以解决低收入人群居住需要。但是在中国大陆,调节土地供应量是个殊为头痛的问题。或者直白地说吧,指望地方政府来牺牲土地资源调节房价基本是个幻想。

  我们应该清楚一点,看数据应该有选择,政府通常倾向于给大家看好看的数据。凡是地方政府提供的保障房数据大多侧重在土地供应上。也就意味着,这个数据其实没什么意义。

  比如,2007年北京市用于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用地实际供应451公顷。这一数量是年度供地计划指标的两倍之多。当年,北京市政府还计划从2007年到2010年,北京市供应860公顷土地用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860公顷土地,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事实呢,这些土地一半以上都是在计划中列入,在扯皮和扯谎中消失。

  再看最核心的数据,竣工量。先看去年,2009年北京市计划新开工政策性住房850万平方米,竣工政策性住房200万平方米。竣工和开工相差650万平米。当然,北京市政府会解释,开工到竣工需要时间周期。

  但仔细查找过去几年的数据,你会非常奇怪和惊讶地发现,住房改革以来,年年的竣工量都大大小于开工量。例如,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经济适用房的施、竣工面积分别为783.4万平方米、325.6万平方米;806.5万平方米、323万平方米;710.5万平方米、237.2万平方米。一半以上,或者绝大部分理应竣工的保障性住房消失了,没了!

  这不是探秘游戏,一点也不好玩。相反,让人感觉痛心。

  就房地产问题而言,根源在财税分配体制和土地制度,中央和地方的对立不可否认。既然承认这个现实,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抓紧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希望这次政府伸向保障房领域的“手”,能够强硬起来,言出必行。我们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真正符合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保障房建设体系,通过市场化的招投标,由政府来购买保障房。国有企业,我们建议,慎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来源:经济观察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