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超50% 能源委酝酿新战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4日 08:57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韦承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有报道显示目前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目前已经达到了51.3%。

  而中国在能源领域也动作频频,中国企业近段时间频繁在海外油田“找油”,原油储备水平在金融危机期间也大大提高,最新成立的能源委员会也将制定新的能源战略。

  原油对外依存度首超50%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2月3日13时20分报道,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目前已经达到了51.3%,首次超过舆论认为的50%心理防线。

  根据能源局上个月公布的数据,中国2009年生产原油1.89亿吨,净进口原油却达到1.99亿吨,这也就是说,中国使用的石油有一多半需要从国外进口。自从1993年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由当年的6%一路攀升,到2006年突破45%,其后每年都以2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向上攀升,2007年为47%,2008年为49%,到2009年突破50%警戒线。另有统计数字显示,去年中国生产原油1.89亿吨,是中国28年来首次出现产量下滑。

  对于中国原油产量的下降,一种说法是,去年在国际油价偏低的情况下,中国的石油生产者人为压低了自己的产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因为中国相当多油田出产的油品本身属于超稠重油,国际油价偏低时几乎没有开采的经济价值。但是要注意的是,中国已经在年产1.8亿吨水平线上徘徊多年,从某种程度上讲,1.8亿到1.9亿吨,就已经是中国原油产量的峰值。

  有预测认为,即便中国在去年没有人为压低产量,中国国内原油峰值产量也不会超过2亿吨。据2008年年底获批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预测,至2020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而去年年中发布的《能源蓝皮书》则预测,10年后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4.5%。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意味着中国的能源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这个问题在业界确实有些争议,有一种观点认为,象中国这么大的能源消费大国,在没有国际石油定价权的情况下,将如此之多的石油需求放在国际上,是非常不安全的。中国现在“一缺就是上亿吨”,能源缺口过大,对中国能源安全带来不确定因素。

  但是也有专家认为,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就是警戒线,未免有点杞人忧天,因为我们的邻国,资源能源极度稀缺的日本,现在的原油对外依存度接近100%。而且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原油对外依存度都比较高,韩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也超过90%。即便是原油产量位居全球第三的美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也达到60%以上。因此,这种观点认为,世界并不缺油,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问题只是以什么样的代价获得国际用油。

  但是有一点确实有必要强调的是,刚才我们谈到,日本虽然原油对外依存度高企,但是日本的资本早就渗入到了世界各地的油源,在很大程度上日本可以对冲掉进口原油特别是在高价位时进口原油的代价,这一点,正是中国所缺少的。中国现在是买什么什么涨。

  能源委酝酿能源新战略

  2010年1月30日上午,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出席“2010能源、经济、发展”论坛时表示,新成立的国家能源委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研究制定国家能源战略,一直以来的能源生产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定位或将变成经济发展考虑能源形势。

  吴吟透露,在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的现阶段,要解决能源战略规划问题。新成立的国家能源委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研究制定国家能源战略。将利用能源战略促进经济调结构。

  “历史上一直在提能源生产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最近的煤炭工作会上还是这个提法。”吴吟说,但能源尤其是煤等一次能源并不可无限开采,受到水、环境容量等制约,能源与经济协调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经济发展也要考虑能源形势。” 吴吟说,考虑到能源形势,我国设定GDP增速计划为7.5%至8%,但实践中还是被超越了。

  据吴吟透露,此后将建立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需要新制定的《能源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一档计划,只要文本成熟就可以上会讨论。

  吴吟透露,作为《能源法》子法的《煤炭法》修订工作将稍后开展,《电力法》、《石油天然气法》的制定工作将陆续开展。

  吴吟表示,能源的利用必须面对现实,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比76%,短期内占比下降很困难。在能源消耗总量增多,新能源发展跟不上的情况下,还得利用化石能源。

  “化石能源低碳化运用是当前的路径。”吴吟表示,在煤炭的基础上开展多联产,例如气化,分离杂质,捕捉二氧化碳,有效成分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化工产品或者转化成电力、热力。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