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区域化、体系化:城市创新的两大要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3日 09:13  中国经济时报

  贯穿中国南北的17个创新型城市的建立,将在未来国家创新网络体系中起到节点作用,为构建创新型国家打下基础

  ■本报记者李海楠

  继批准深圳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之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扩大试点范围,原则同意大连、青岛等16个城市申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方案,支持这些城市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指导和推进一批城市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旨在探索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形成若干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创新型城市的区域特点和辐射范围,以及如何建设创新体系、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等问题,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能否通过体制、产业等层面的创新,逐步形成区域化、体系化发展,是这些试点城市能否完成城市创新的两大主要因素。

  试点城市特点显著拥有共同属性

  “这些创新型城市的建立符合国家之前提出的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研究员刘云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16个创新型城市的试点,对完成初步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各试点城市均承担着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共建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刘云中说。这也是这些试点城市被赋予的共同属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维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确定下来的16个创新型试点城市均是最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城市,这些中等以上城市的共同特点都是新兴城市群的中心,也都是带动周边省市经济发展的重心。

  刘云中也认为,这些城市拥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和科研基础,城市化进程在各自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打造区域化创新城市,并逐步形成城市内部产业要素以及各创新城市之间的创新网络覆盖体系,将是决定未来创新型城市能否建立起来的主要因素。

  “试点城市依据自身经济的发展特点,选择重点扶持产业,制定正确的发展路径,进而推动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刘云中表示,贯穿国家南北的创新型城市的建立将在未来国家构建创新网络体系中起到节点作用,随着区域发展和创新要素的完善,未来整个国家的创新网络将会出现雏形。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陈秀山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创新城市试点的建立从区域化、体系化着眼,是城市发展中长远眼光的体现,为避免创新成为口号,将创新落实到体制、产业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建立创新试点城市的根本。

  创新驱动发展是根本要义

  据记者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制订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要以自主创新统筹经济、科技、教育发展,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重大工程,系统推进创新型城市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强化城市创新功能,增强城市创新发展能力,实现发展模式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刘云中认为,通过这些方面的创新是可以达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目的的。他说:“城市自身的创新发展能力本身就是要通过科技、产业以及企业层面有所体现的,科技和人才在创新城市建立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城市创新政策的制定最终落实到企业中,就需要对创新企业予以扶持,加大科研投入,制定鼓励政策,这样才能形成多方合力,共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和转型。”陈秀山说。

  据记者了解,创新型城市具有四个要素:第一,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包括人才、信息、知识、经费。第二,创新机构,是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第三,创新机制,是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保证,包括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机制。第四,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外部环境。

  刘云中表示,通过这些要素体现的创新能力在试点城市中是需要重点扶持和建立的。他说:“在区域化和体系化内部,完善区域创新资源,选择重点创新机构,建立完备的创新机制,从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会根本解决城市创新问题,进而也会达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