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熊丙奇:如何不让功利要了大学的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3日 08:51  中国网

  “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听取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的10位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时深有感触地说,“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

  虽然有代表建言总理应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但事实上,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国政府早已高度重视。1998年,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2004年,教育部发文再次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对于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继续实施“985工程”,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很显然,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然不是政府部门是否认识到其重要性、迫切性的问题,而是该怎样建设的问题。“985工程”已经实施11年,位列“985”建设行列的高校已达到43所,可是从实施效果看,并不理想。表面上,高校的论文数、专利数、经费数、博士生培养数已经大幅上升,但在一流成果、一流人才培养上,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在建设世界一流的征途中,我国大学的公信力持续下降,一些顶尖的“中国名校”,也遭遇着空前的教育与学术声誉危机。

  是投入不够么虽然北大的校长曾公开“哭穷”,说北大仅仅是“脱贫”而已,但事实是,“985”一期北大、清华各获国家每年6个亿的新增投入,以后的投入也持续增加;是大学的地位不够高所致么对应“985工程”的启动,我国高校中开始有了一批副部长级干部,现在有31所大学的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副部长级,甚至有专家建议说,要提高大学的地位,让大学“更自主”地办学,应更进一步提高校领导的级别至正部;是公众的期望太急切么为了回应公众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期待,清华曾宣布在2011年时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而现在看来,这个时间表是拍脑袋拍出来的。

  以上这些,是大学的校领导以及研究者们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未果,所找出的理由。于是他们希望政府能更重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大学地位。而在学校之内,为快速获得办学政绩,则采取十分简单的数量考核指标,逼使教授们在短期中“出成果”。如果延续这样的建设模式,可以肯定的是,哪怕投入数十倍资金,把大学校长的行政级别再拔高些,再过50年,我国也难以出现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

  在很多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眼里,当今中国大学的硬件设施,已经超越了英美很多老牌一流大学。至于地位不高的问题,可以说,大学的地位绝对不是通过提高行政级别而获得的(过去10年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相反,应该让大学没有任何行政级别,以教育与学术贡献确定社会地位。我国从上个世纪末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起,就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即建设以“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大学制度,而总是围绕着资源——财政资源、行政资源、学术资源、教育资源做文章,大学“跑部钱进”,用博导、博士头衔去换官员、老板的“支持”,教育产业化与教育行政化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出现温总理所说的“要命”问题。(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