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消费增速15.5%:能否更上一层楼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3日 03:32  金融时报

  记者 谢利

  从当前有利因素看,国民经济总体持续向好,将为扩大消费奠定坚实的基础;去年开始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作用效果还将随时间逐步显现;消费信心的回升也有助于消费规模扩大。

  2009年中国经济实现了8.7%的增长,令世界为之惊叹。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贸出口遭遇重挫,对经济增长形成负拉动,但通过实施并不断完善扩大内需一揽子政策,国内投资与消费这两大引擎分别以30.1%和15.5%的增速,成为实现“保8”目标最重要的力量。

  实际上,与财政和信贷共同推动形成的投资拉动相比,消费的持续增长不但超出人们的预期,而且被视为去年宏观经济的一大亮点。在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消费市场一片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在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6.9%,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达到19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消费增速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均创历史新高。根据商务部的预测,全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比2008年提高约6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的快速升温显示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措施正在逐步发挥作用。首先,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政策,提高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强了消费能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去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此外,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减半,家电、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的政策,对拉动城乡居民消费,释放消费潜力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去年的国民经济发展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信贷投放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得投资成为拉动GDP增长的“火车头”,但显然要长期维持这样的投资力度和结构存在难度,加上外需环境仍然充满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从而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期待。那么,新的一年,我国消费能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在2009年这一历史新高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呢?

  众所周知,扩大消费需要两大条件,一是增加居民收入,提高购买力;二是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出台扶持消费的政策。从当前有利因素看,国民经济总体持续向好,将为扩大消费奠定坚实的基础,CPI转正有利于消费增长提速;与此同时,去年开始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作用效果还将随时间逐步显现;此外,消费信心的回升,也有助于消费规模扩大。根据瑞信最近针对中国消费者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自2004年以来收入增长了50%至255%,但同期平均储蓄率却从26%下降到12%。瑞信预计,到2020年,中国消费总额将从2009年的1.72万亿美元增长到15.94万亿美元,届时,其在全球消费总额中的占比将从2009年的5.2%增长到23.1%,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毫无疑问,2010年,我国政府将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意味着扩大消费仍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一发展战略下,一些长期制约我国消费启动的问题,如教育与医疗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城乡差别及中西部区域差距的消除等也会逐步得以解决。这些政策的落实,不但能在短期内刺激消费增长,而且从长期来看将从根本上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降低储蓄率,增加消费率。

  不仅如此,当前为众多学者和专家们所津津乐道的另一个客观现实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城市化将加快产业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加快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过程,这本身就是不断地释放和创造内需的过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8亿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将形成巨大的市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将更加明显。

  尽管有各种短期和长期有利条件的支持,但我们必须看到,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还存在,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消除,因此,保持消费稳定增长仍面临相当大的挑战。

  目前,对2010年我国消费增长比较乐观的预测是,消费市场将以平稳回升为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有望比2009年加快1至2个百分点。但长期来看,要保持这一增长水平,不断拓展消费空间,提高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必须加快国民收入分配体系改革,加大对社保医疗等基础体系的建设力度,让人们不仅“有钱花”,还要“敢花钱”。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