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驾马车”两升一降 我国经济走上回升通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3日 03:32  金融时报

  记者 庞东梅

   

  国家统计局2月2日公布了2009年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最终消费对GDP的拉动4.6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GDP的拉动8.0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的拉动-3.9个百分点。从数据上看,投资的贡献率最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最大,其次是最终消费,净出口则发挥了“拖后腿”的效应。

  从这些数据来看,两大国内需求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及时采取的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发挥了显著效果。随着4万亿元的分批下达以及在大量信贷资金的支持下,投资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回升的重要引擎。可以说,2009年投资的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政府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拉动,而且其中主要是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的高速增长所贡献的。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下,投资的高速增长对“保8”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突出贡献。

  消费的增长成为去年我国经济回升的另一个重要引擎。为了刺激消费,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从1.6升及以下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到房地产交易环节营业税的优惠;从家电下乡到家电以旧换新等措施不断出台,国家同时还加大了对低收入人群以及对“三农”的补贴力度。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回暖以及逐步走上稳定回升的通道,居民的收入也有了提高。数据显示,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在诸多因素的推动下,消费的稳定增长,扮演着拉动我国经济复苏的重要角色。

  两大国内需求的出色表现,充分发挥了“以内补外”的作用,对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贸形势严峻,2009年1、2月份外贸进出口跌至低谷,此后开始出现积极变化,10月份经季节调整后的进口同比出现正增长,至12月份进口和出口同比双双出现强劲正增长。外贸形势的变化,使净出口对GDP的下拉作用降到了最小的程度,虽然全年净出口对GDP的拉动是负的,但是在全球经济低迷、我国外贸环境恶劣的背景下,这一成绩的取得相当不容易。

  在当前我国经济继续朝上升周期迈进的形势下,今年“三驾马车”对GDP增长的贡献如何?能否会更加协调地拉动我国经济稳定运行,人们对此持乐观的预计。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前不久举行的“200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2010年中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有几大原因:世界经济总体是缓慢复苏的,总的环境比2009年要好。2010年净出口对中国经济肯定是一个正拉动,不会再是负拉动;另外“两驾马车”--投资和消费,2010年总体上会继续保持2009年较快增长的势头。”

  从当前我国进出口形势的强劲上升势头来看,净出口的下拉作用在今年将会消失,恢复正拉动效应。这主要在于目前来看2010年全球经济将出现温和复苏,这无疑给我国的外需回升提供了较好的环境。由于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外贸的比较优势并未受到实质性削弱,因此如果外部需求得到恢复,我国出口将出现恢复性增长。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的乐观,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巩固,全球贸易保持主义重新抬头,我国出口在短期内恢复到危机前的高速增长并不现实。

  对于投资的走势,记者在采访中,诸多专家表示,随着今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变,投资相对于2009年会趋缓,但是仍然会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一方面,“4万亿元”是分批下达,新开工项目的大幅增长确保今年投资增速不会大幅回落。另一方面,今年政府投资增速将放慢,而民间投资将接过政府的接力棒,成为投资的主力军。此外,信贷增速放缓并不会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大幅回落。

  消费在今年面临着一系列有利因素。扩内需在今年仍然是我国政策强调的重心,去年推动消费增长的一些措施在今年得到延续,将继续发挥推动作用。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以及“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政策的实施将会给消费增长提供一个新的机遇。

  在“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任的今年,“三驾马车”将会更均衡地拉动我国经济平稳上升。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