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来吧,过个绿色低碳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3日 02:37  第一财经日报

  胥会云 章轲 刘广

  

  2010年春节要怎么过,旅游?购物?探亲访友?宅在家里?不管是哪种方式,低碳达人们都希望这个春节过得更绿色。

  去年春节,北京的蔡涛要求减少燃放鞭炮,于是家里只买了两挂鞭炮,不再是早中晚都放了,妈妈做的饭菜,也在他的要求下,变得量少了。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蔡涛表示,这些举动今年春节他还要继续坚持。

  广东的小蚊决定,今年春节不再买新的红包了,找找家里旧的进行二次利用。郑州的何闪则决定春节不买新衣服了。而《中国日报》的记者孙晓华说,过个低碳年就是量力而行地采购年货。

  低碳过年:其实很简单

  这些低碳达人们坚信,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同样也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基于此,低碳过年的口号开始在2010年的春节不断涌现。

  1月29日,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社区项目负责人李军玲通过《第一财经日报》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在不丢失文化传统的前提下,适当、适量地燃放烟花爆竹,不再盲目无度地挥霍碳排放指标,过一个清新、舒适、环保的“低碳”春节。

  李军玲告诉记者,烟花爆竹的燃料主要由氯酸钾、硝酸钾、铝粉、硫和炭等组成。在燃放烟花时不仅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还产生大量的金属氧化物、碳粒等颗粒烟尘。

  燃放爆竹不仅容易引发大大小小的火灾,使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纸张、火药和发光材料等资源浪费也极为惊人。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春节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出现了最严重的污染,污染程度达到了五级重度污染。监测数据显示,污染物浓度一直在每立方米400微克以上,其中21点时浓度最高,达到每立方米810微克。除夕夜,在城八区公共区域内,全市1万多名环卫工人共清除烟花爆竹残屑2268吨。

  在此之前的1月28日,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已经向福建全省市民发出倡议,希望低碳过年,保护野生动物,延缓“老虎”等人类的朋友在地球上消失。他们的倡议很简单,比如:宴请宾客巧安排,剩菜打包带回家;购物自备手提袋,环保减塑靠大家;年货消费讲实惠,过度包装要不得;利用网络邮贺卡,短信拜年快又好;走亲访友少开车,绿色出行人人夸。

  1月20日,南京地铁、南京绿石环境咨询网络和网易公益频道联手,倡议低碳出行、固碳增汇,消除碳足迹,做一个环保时尚的减碳达人,欢度低碳新年。1月15日,通用汽车中国公司与互动百科共同发起了“低碳过春节”的公益活动,聚焦春运出行、回家过年的人们,推广最佳的低碳生活方式。

  除了这些倡议之外,环保组织还为人们提供了另外一种低碳过年的选择,就是购买低碳年货。1月31日晚,34家环保组织发出了“低碳年货,绿色选择”的倡议,号召消费者善用自己手中的购买权力,审慎对待违规超标企业的产品,推动企业节能减排。他们也同时发布了《2010年第一批绿色消费警示名单》。

  “目前有一种怪现象值得人们关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介绍,就是企业生产过程超标违规,其产品却依然在市场上热销。如某啤酒企业故意不正常使用治理设施,在污水收集池设置排污口,用1根15米长的钢管连接至下水道,将部分未经处理的生产废水直接排放。经当地环境监测站现场取样检测,外排废水COD超标7倍,SS超标5倍;某光学工业有限公司“暗管”排放废水镍超过污水排放标准53倍、总铬超标9倍、铜超标6倍、雨井水镍超标10倍。

  马军说,绿色选择也是绿色消费的一种形式,如果消费者能够善用购买权力,绿色消费将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巨大的正向拉动力量。中国活跃的市场经济,使得消费者在采购时有多种品牌可供选择,不必一定要购买污染企业的产品。

  回归朴素年俗

  一年前,只有WWF一家率先发现了“低碳新年”的宣传机会。WWF在2009年新年的时候,发起了一场“运动”,呼吁公众在新春佳节中节约能源,改变高耗能的生活和消费习惯,过一个低碳、绿色的春节假期。

  而现在,从无到有,从一到多,低碳过年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接受。

  但是,如果没有了弥漫在空气中的烟花爆竹味道,没有了灯火通明的夜空,没有了人人身上的一套新装和你来我往的觥筹交错,年还是年吗?

  上海民俗学会会长仲富兰就表示,年味当然也包括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火药味和一地的碎纸屑,“但或者,我们可以寻找其他的替代品。”而在蔡涛看来,通过技术改进,工艺提升,生产绿色的环保烟花也是个可行的办法。“并不是说碳排放从100到0才是环保,从100到50也是环保。”蔡涛说。

  仲富兰说,年俗本身就是老百姓创造出来的东西,比如打年糕、拜年,都是很朴素的行为,并没什么增加碳排放的内容,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年俗的形式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李军玲认为,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应当在保留传统文化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之间寻找一个最优的折中点,既保留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又能避免过量的污染、浪费。

  蔡涛说,WWF是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倡导低碳生活这个词的,而此前这个词在国内少有人提及,此后又推动介绍了碳足迹的概念。顺理成章,2009年的春节,他们就开始想到低碳春节的概念。

  春节假期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合家团聚时期,但同时也是资源相对集中消耗的时期。由于庆祝活动和频繁的聚会,城乡的街道、广场、景点、家庭都集中用水用电。火树银花,花灯四射,流光溢彩,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氛围,但也消耗着大量的能源。此外,市场上被大量采购的礼品、食品,由于很多都是过度包装,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来看看春节的垃圾数量吧,或者可以让我们对春节集中消费和集中浪费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根据统计,上海2008年春节七天长假期间生活垃圾总量达9.4920万吨,日均1.3560余吨。其中除夕夜垃圾总量最高达1.7700吨,年初四夜间“迎财神”达1.1667吨。当时的评论称,“这是上海市容部门有统计数字近20年来的最高纪录,日均垃圾量超万吨也属申城历史首次”。而到了2009年春节期间,数字再一次上升:上海市共清除生活垃圾9.9228万吨,日均1.4175万吨。

  目前并没有数据告诉我们春节消费到底产生了多少碳排放,或者比日常生活增加了多少碳排放,不过,我们可以看看这样一些数据:

  根据科技部组织专家编制的《全民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 16 万吨。

  少浪费0.5千克粮食(以水稻为例),可节能约0.1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47千克。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粮食浪费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24.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

  每人每年少浪费0.5千克猪肉,可节能约0.2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7千克。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猪肉浪费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35.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91.1万吨。

  如果1个人1年少喝0.5千克白酒,可节能约0.4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如果全国2亿“酒民”平均每年少喝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8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

  每天少开半小时,每台电视机每年可节电约2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9.2千克。如果全国有十分之一的电视机每天减少半小时可有可无的开机时间,那么全国每年可节电约7亿度,减排二氧化碳67万吨。

  将电视屏幕设置为中等亮度,既能达到最舒适的视觉效果,还能省电,每台电视机每年的节电量约为5.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5.3千克。如果对全国保有的约3.5亿台电视机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全国每年可节电约19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84万吨。

  商店购物等日常生活行为中,简单包装就可满足需要,使用过度包装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减少使用1千克过度包装纸,可节能约1.3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5千克。如果全国每年减少10%的过度包装纸用量,那么可节能约1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12万吨。

  ……每个微小的数字,在经过了加法和乘法后,最后都得到了一个庞大的结果。

  从过年开始,认识低碳生活

  除了吸引网友参与“低碳春节假期”的在线承诺外,WWF去年还在线下100所高校,印制了2万多明信片,送给同学老师,让他们回到家乡后去追寻一些低碳生活方式。“这次活动最主要是一种概念的培养,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低碳生活。”蔡涛说。

  蔡涛之前并不是一个低碳人士,但在3年前开始加入WWF工作,并在2009年春节参与倡议公众低碳过年之后,他的生活方式开始慢慢发生改变。

  比如,家里的卫生间里会摆几个盆子,洗脸洗澡的水会用来冲马桶、拖地板,常用的水龙头和开关旁边,都贴上了提醒节约的小纸条。“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强迫自己在做,有时候也会忘记,但后来慢慢就成了习惯。”

  而小蚊生活理念的变化,距今也没有太长时间,她在2008年7月16日在豆瓣上创建了“低碳生活正当时”小组,自己“荣任”组长一职,现在这个小组已经有了400多名组员。小蚊之前在接受采访时称,在家里会把一些标示有用碳量的标签,贴在一些耗能较大的电器上,以提醒自己尽量减少使用的时间,或者能不用就不用。一张纸尽量多用几次,冬天使用热空调,最高不要超过20℃。

  在“低碳生活正当时”小组里,组员kaena展示了自己的低碳生活: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出门买东西自备塑料袋或者环保袋,每次用了塑料袋都要洗干净,留着下次再用;用太阳能的台灯;尽量少喝饮料,以免留下饮料瓶不好处理;节约水和电。用过一次的水,有时候用来拖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何闪吃饭的时候,坚决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就连饭盒也尽量使用自己的,日子久了也就成了习惯,也引发了一些同学的效仿。“电器随用随关”,“人走关灯”,“衣服够用就不再买”,这些一举一动,都已经成为了她们这些低碳达人的生活习惯。

  “有一天,当我吹够了空调的时候,我就特别怀念,微风吹过桌面,清凉又舒爽的感觉……” 这是倡导低碳生活的人士发的帖子,描绘的画面让人怦然心动。

  但是,低碳生活毕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方便,让人们抛弃现在习惯的碳依赖的生活,去融入新的生活形态还是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勇气。不得不承认,消费比环保更容易激起人们的兴趣。

  正如乔治·马歇尔在《戒碳》一书中所说,“当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事实之后,关键在于如何让人们面对现实做出改变,而不是摇摆于心血来潮和义务之间。”

  多年来,北京地球村主任廖晓义一直倡导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一次讲话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专门提及“26℃空调节能行动”,这个影响全国的行动就是廖晓义积极倡导率先发起的。

  “现在几乎谁都不能否认以汽车为标志的美国文化正在渗入和统治我们的生活:私车,私房梦,美国式的空调病,广告,美国式的娱乐和奢华消费……”廖晓义说,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美国是一个人口只有中国1/5、人均资源5倍于中国的国家,是一个靠各种手段来获取世界有限资源的国家,是一个温室气体排放排名世界第一的国家。

  廖晓义认为,现在威胁中国未来文化和生态最大的危险除了低效率和高耗能的生产方式外,就是美国的高消耗生活方式。

  有报道称,1999年到2002年间,城镇居民生活用能已占到每年全国能源消费量的大约26%,二氧化碳排放的30%是由居民生活行为及满足这些行为的需求造成的。

  蔡涛坦言,去年WWF倡导的低碳新年,很难对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因此,仅仅依靠春节7天假期的一场低碳运动,仅仅依靠人们线上的承诺,很难估计减排的实质效果,低碳生活必须要做到常态化。

  南京绿石环境咨询网络的朱翔宇也告诉记者,在推广低碳生活时,会有不少人认为自己减碳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微乎其微,很难寻找到动力去坚持低碳生活。

  “现在的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不是物质危机,而是心灵危机,对周边没有感情,失去爱的能力。”廖晓义说。

  在廖晓义看来,节约就是最大的环保。“节约与公益是支撑我们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生生不息的基石,也是支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廖晓义说,中国的人口密度这么大,人均资源这么少,如果不节约,大家都按美国那种生活方式消费,无疑是把自己的根基毁了。如果大家没有公益的心,都是利己主义、人害人,在这个社会生活又有什么意义,这个社会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公益应当是一个民族的良心的一种表达。

  对于如何宣传低碳生活方式,蔡涛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对年纪大的人,就以生活成本降低为诱因,“我们会告诉他们如果把照明换成节能灯可以节省多少电费。”而对年轻人,这些环保工作者就会以社会责任、时尚为诱因,低碳达人的称号成了对这些年轻人最好的鼓励。

  作为一个注重时尚的80后,蔡涛表示,低碳生活并不意味着降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我们也不希望环保人士是激进的生活方式,与社会格格不入,你照样可以出去旅游,但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抵消你的碳排放,比如节水、节电。”

  廖晓义认为,不管是低碳过年,还是日常的低碳生活,其核心是适度消费,尽量缩小自己的生态脚印,减少环境代价。她将这种低碳行为归结为“5R生活方式”:

  Reduce节约资源、适度消费:节约每一滴水、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以公交族和自行车族为荣、推动政府的公交发展战略,以最少的车运送最多的人,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少用空调,夏日空调不低于26℃,使用节能灯,可以节省75%的能源消耗;

  Reevaluate绿色选购、品质消费:把手中的钞票变成绿色的选票,选购环保产品,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

  Reuse 废物减量、复用消费:尽量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同时减少垃圾的生产量。尤其是节假日,对于中秋月饼、节日礼品的过度包装说不;

  Recycle垃圾分类、循环消费:垃圾分类投放,把消费的重点变成下一次消费的起点;

  Rescue 保护自然、人文消费:不吃野生动物、不用野生动物制品,植绿护绿,保护原生生态。

  在她看来,做到这五点,每一个人都能过个低碳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