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骆惠宁:青海缺氧气但不能缺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2日 01:44  第一财经日报

  章轲

  一脸书生气、56岁的骆惠宁,1月30日当选为青海省省长。

  在当选省长后,骆惠宁对媒体表示,把青海的发展放在全国大格局中看,可说三句话:总量偏后,人均居中,后劲较大。要把青海四个明显优势,即资源优势、特色优势、集聚优势和后发优势充分地挖掘出来。在全球性资源能源短缺的情况下,谁拥有资源谁就拥有未来;谁把握正确的方向,谁就赢得战略上的主动。

  他说:“要进一步培育过硬的作风。我们青海缺氧气,但决不能缺精神。”

  骆惠宁出生于1954年10月,祖籍浙江省义乌市,但他却是土生土长的安徽人。1970年9月,不满16周岁的骆惠宁就到马鞍山市郊区慈湖公社当知青,之后到马鞍山钢铁公司第二炼钢厂当工人。这一期间,骆惠宁好学上进,很快成了第二炼钢厂团委干事。

  1978年恢复高考后,骆惠宁进入安徽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1982年8月毕业后,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骆惠宁一直在政府机关工作。先后担任安徽省政府办公厅秘书;省外经贸委引进处副处长;省外经贸委副主任、省外经贸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党组书记;巢湖地委书记;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

  这一期间,骆惠宁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商学院管理与工程专业学习,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班学习,获得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3年是骆惠宁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一个内地较发达省份的学者型官员,成为经济相对落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青藏高原上的一名工作者。

  2003年4月至2004年12月,骆惠宁受中央委派担任青海省委副书记,之后担任青海省委副书记兼省委党校校长、省政府党组书记。

  今年1月12日,在青海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骆惠宁当选为青海省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

  从农业大省出来的骆惠宁,到青海后也主抓农牧业。骆惠宁十分重视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目前,青海省国家下达的25710户定居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完工率达到67.8%。

  生态环境保护在青海省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骆惠宁力推青海生态畜牧业建设,强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他强调,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对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与挑战,是贯彻“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举措。

  在关系到干部作风问题时,骆惠宁认为,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多民族聚居地区的领导水平,开辟在欠发达地区闯出一条实践科学发展观成功之路的新境界”,“让承诺掷地有声,以行动取信于民”。

  被媒体评价为“学者型官员”的骆惠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世界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青海地处偏远,更要抓紧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潮流中引领发展的方向,实现跨越式发展。

  “学习对我来说是一种习惯,即便是最忙碌的时候,也要每天坚持看一小时的书。”他说,不学习就没有办法很好地工作,不学习就不能很好地履职。在工作中深深感到自己的知识还不够,还要坚持学习。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