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育钧 刘瑞——国进民退到底存不存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2日 13:13  贵州卫视《论道》

  节目看点:

  关于国进民退的交锋,再一次的短兵相接。

  保育钧:实际内容是权利配置资源,还是市场配置资源。

  到底谁是谁非,道理何在?

  刘  瑞:我和保会长一点分歧都没有。

  保育钧:不,分歧很大。我不赞同。

  1月16日晚21:20分,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将与龙永图共同《论道》-《国进民退到底存不存在?》。

  嘉宾简介:

  保育钧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

  江苏南通人。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人民日报》编辑、政文部负责人、科教部主任、编委会委员兼第三版主编、秘书长、副总编辑兼秘书长、老干部局局长,中华全国报纸行业经营管理协会会长,中国卫生记者协会副主席,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合编有《子夜笔耕》。

  刘瑞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

  专业为国民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及专长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等。

  代表性著述:

  1.《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理论、实践、案例》,第一主编,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标志性成果,人大版,2006。

  2.《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主编,人大版,第一版,2004,第二版,2009。

  3.《国民经济管理学》,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主干课教材”,第二主编,高教版,2001。

  4.《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分析》,新华出版社,1998。

  5.《社会发展中的宏观管理》,第一主编,人大版,2004。

  6. 《中国农村市场模式研究》,第二主编,新华版,1993。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定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2. 奥运会对北京制造业的影响效应,《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8

  3. SARS对2003年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韩)《东亚研究》,2004/4

  4. 关于我国公共部门效能的几点认识,《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6

  5. 我国潜在总供给测算与社会生产能力利用状况评估,《宏观经济研究》,2003/9

  6. 关于重大突发事件对国民经济影响的思考,《中原市场大观》,2003/7

  7. 政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3

  8. 中韩建交10年经贸关系分析(朝鲜语),(韩)《New Asia(新亚细亚)》,2002/10

  9. 新经济与宏观经济管理,《首都经济》,2001/12

  10. 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发展政策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10

  11. 关于我国社会事业产业化战略的研究报告,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10

  12. 中国现代化标准探讨,《宏观经济研究》,2001/6

  13. 政府人是公共人而非经济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

  14. 中关村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研究,北京市科技出版社,2000/10

  15. 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三探:适度动员规模指数,《军事经济研究》,2000/2

  16. 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再探:宏观决策指标体系,《军事经济研究》,1999/12

  17. 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初探,《军事经济研究》,1999/6

  18. 知识经济能否成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4

  19. 北开厂管理模式对国企改革的启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8/5

  20. 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及体制对策,《首都经济》,1997/11

  21. 对“递批条子”现象的透视,《中国机构》,1997/8

  22. 社会主义经济分析没有经济人的位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1

  23. 论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6/5

  24. 我国城市化与农村发展,《首都经济》,1996/8

  25. 欧洲国家的企业如何参与社会保障,《企业改革与管理》,1996/7

  26. 90年代荷兰社会福利政策的评价与借鉴,《首都经济》,1995/6

  27. 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发展》,1995/6

  28. 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不能替代的领域,《发展》,1995/6

  29. 韩国的“经济奇迹”与宏观计划,《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3/6

  30. 中国经济第三次调整效应的实证分析,《财经科学》,1992/1

  31. 中国宏观计划人员素质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1/3

  32. 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实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8/5

  33. 县级经济管理调整的思路,《广西计划经济》,1987/1134.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选择,《广西计划经济》,1986/11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