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楼继伟:中投要做积极的少数股权投资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1日 02:29  21世纪经济报道

  谭璐

   1月20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董事长楼继伟在香港亚洲金融论坛上“抱怨”说,美国对于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审查过于严酷,比如,中投想在美国投资一个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尽管只是小股权投资,却需要通过反垄断等方面的层层审查。

   “回顾一两年以来全球救市的政策,我们发现央行出的钱太多,而各国政府财政花的钱太少了。中国政府在财政上花了不少钱,各国政府都应在财政上多花点钱。比如美国的基础设施,我看是很落后的,美国的财政多拿点钱,可以创造很多就业,而不要印那么多票子。”楼继伟半开玩笑地说。

   中投此前称,2009年其投资领域包括能源、发电、基础设施等项目,投资股权比例均不超过20%。楼继伟透露,由于市场经常会看不准,所以今年,中投选择固守自己的投资配置。此外他表示,中国是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不能投资于国内资产对中投来说是一个不利因素。在亚洲其他国家,中投可以多做一些直接投资,这是中投与其他主权财富基金的不同之处。

   做积极的少数股权投资人

   中投成立两年多,随着今年外部市场环境的改变,投资方向会有哪些调整?

   楼继伟表示,“我们在不同的货币区,不同的产品品种上都做了安排。市场经常会看不准,所以我们会固守自己的配置。对于中投来说,有一个不利的方面,我们的资金来自于国家的外汇储备,因此不能投资国内。中国是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不能投资国内是一个不利因素。所以对我们来说,最好不看机会,而是看情况只在配置上做一些小小的调整,这是我们的策略。”

   2008年,中投实现净利润231.3亿美元,公司资本回报率为6.8%,但全球组合(即境外投资)回报率为-2.1%。外界预测,在2009年中投的投资回报率会在市场回暖的影响下有所增加。

   尽管新兴市场在很多投资者眼中魅力无限,不过楼继伟指出,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公开市场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发展得还不够深,中投更关注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直接投资机会。

   “中投在直接投资方面,可以多做一点,我们清楚认识到自己作为主权财富基金的位置,我们不是去管理,主要做积极的少数股权投资人,帮助我们所投资的企业做得更好,增加其需求。”楼继伟说,对于其他投资海外的中国企业来说,尽管不同行业的企业在管理上有不同做法,不过中国企业要考虑更多的事情,仅仅拿到被投资企业的决对控制权是不够的。

   未来增加自营比例

   20日,英中贸易协会董事长、前伦敦市市长白乐威表示,其实欧美国家有很多优质资产,其价格比前几年要低,相信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的企业,应该有兴趣投资。

   不过楼继伟指出,纵然有投资机会,但是有关审查过于严酷,大家要求主权财富基金要提高透明度,而对中投来说,只希望得到与其他人同等的对待。

   他建议美国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而不要印那么多美元,否则资产价格上升太快,而实体经济跟不上去,今后的麻烦更大。

   “我们在美国有一个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需要四个部门审查。当然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部门告诉我们,项目已经通过,但是我们还要通过反垄断方面的审查。实际上中投公司投资的是一个小股权,最多派一个董事。”楼继伟说,“反垄断审查,要审查我们投资的行业,在全球其他地区是不是投了相同的行业。如果涉及电厂,就要查我们是不是在其他地方也投了电厂,哪怕我们只是投了一家企业,如果这家企业有电厂,也需要一起审查。”

   去年,中投在大宗商品和房地产方面投资比较多,楼继伟坦承,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对冲主要货币价值不稳定的风险,“目前为止我没看到美元有强烈的下跌,很可能美国经济转好的时候美元就会下跌。现在我不敢说我们投资大宗商品的对冲策略是否已发挥作用,不过我相信今后会起作用的。”

   目前中投超过70%的资金通过外部管理者来管理,不过楼继伟透露,未来将逐步对那些效率比较高的市场的产品,增加自营的比例,因为通过外部管理者处理,不见得做得特别好。而对于市场效率和深度不够的市场,比如发展中市场,中投仍然更多依靠外部管理人在做。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