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产比亚迪先行 电动汽车小步快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0日 03:30  第一财经日报

  丁彬

  “如果市场发展势头良好,我们会考虑在花都生产电动车!”东风日产总经理大谷俊明对《第一财经日报》说,“从今年年底开始,日产Leaf电动车将在日本和部分海外市场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全球第一款大规模投入使用的电动车。”

  虽然上市日期一再推迟,但是比亚迪汽车已经表示,其e6将会成为国内第一款大规模生产的国产电动车。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气势如虹,成就了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作为未来汽车行业制高点的电动汽车,在2009年也逐渐摆脱了“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开始朝着商业化的道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今年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市场环境逐渐成熟

  上周一,国家电网宣布,计划今年12月前在全国27个城市开建电动车充电站,这被视为是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的第一步,也被嗅觉敏感的投资人视作下一个机会的开始。

  今年以来,行业内围绕着新能源汽车实现路径的争论逐渐减少,电动车已经成为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最佳选择。随着路线的确定,从政府到企业,都开始释放出加快电动车发展的强烈信号。

  实际上,早在今年3月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就已明确提出到2011年要形成50万辆电动车产能的近期目标。

  去年12月9日,国家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其中北京、上海、重庆、长春、深圳5个城市作为试点进行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

  而在这之前的12月3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对《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规格尺寸》等7项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了审查,设立了我国纯电动汽车电池的行业标准。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提出到2010年节能与新能源示范车达到1万辆的目标,电动汽车充电站大范围推广也势在必行。去年12月底,国内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站在深圳启用。去年12月29日,陕西省电力公司对外宣布,将于今年2月开始在西安城四个方向建立四座电动车充电站,与此同时,电力部门还将在小区、超市、停车场建立200个充电桩。

  东风日产和比亚迪先行

  但是,虽然政策层面在加速推动电动车,相关企业也在不断加大投入的力度,但是,电动车作为一项并不完善的新生事物,如何实现商业化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单靠企业或者政府一方的力量肯定难以实现。

  最近几年,电动车一直呼声很高,但是却未有实质性举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于一是部分整车成本太高;其二是国家补贴政策未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近日召开的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中国汽车业发展展望分论坛上表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不久将公布,除了对公共交通给予补贴外,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也在其中。

  实际上,在政府和企业联合上,不少企业都开始进行相关的尝试。去年11月22日,广州市政府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共同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谅解备忘录”。这是继和工信部、武汉市签署合作规划之后,日产签署的又一电动车发展规划。

  根据备忘录,广州市政府将在充电站、维修站等电动车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提供支持。东风日产作为日产电动车项目在广州的合作签署方,将参与未来的投入方面的探讨,但执行方面将由其下属的东风日产负责。

  日产LEAF的电动车被翻译为“叶子”,LEAF是一款5座掀背两厢纯电动汽车,整车是在骐达的基础上设计完成,配备了由锂离子电池驱动的车辆底盘,巡航里程可以达到160公里以上。

  日产宣称这是世界上第一辆可交付日常使用的零排放车辆,这款车将于2010年在国外市场上市,今年年初的北京车展将是这款产品首次在中国亮相。据悉,这款有着绿色环保理念和出色设计的产品将会以一个合适的价格被引入中国,届时将由东风日产完成本地化工作,其时间大约是2011年前后。

  而比亚迪也和深圳市政府展开了密切的合作。其双模电动车F3DM的首批用户就是深圳市政府及深圳的集团客户。而在纯电动e6上市之后,深圳市政府也将成为其示范用户,并在充电站等配套设施上提供支持。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