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荐人考试揭榜 通关者传授四秘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9日 05:32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曾子建

   1月5日,2009年度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成绩便已经揭晓。尽管此次考试通过人数达到600余人,通过率也提升至24%。但对于众多希望挤进成功之门的投行人士而言,这依然只是极少数人能够完成的使命。

   供职于上海某大型券商投行部的李林(化名),便是上述600人中的一位,这是他第三次参加考试,才终于闯关成功。那么成功通过这门最难的执业资格考试,李林有怎样的心得体会,其成功秘诀又是什么?

  考场老手“三顾茅庐”终过关

   李林今年30岁出头,2007年加入了其所在的券商投行部,开始了他的投行生涯。然而,直到去年年底,李林在连续第三次参加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后,才终于完成了这项“历史”使命。对于自己的考试生涯,李林自己感到颇为艰辛,“2007年,刚开始做投行,整天忙于工作,对于考试教材也没怎么用心,硬着头皮就上了考场。”结果可想而知,分数低得难以启齿。不过,2007年的这次保荐代表人考试的通过率也相当低,仅为10%。

   2008年,忙碌了一年之后,李林在考试前抽出了一个月时间来复习考试大纲。然而,这一次的考试结果差点让李林绝望:119.5分,就差0.5。根据考试要求,保荐代表人考试科目为证券知识综合考试、投资银行业务专业考试两科。每科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每科总分100分,考试合格线为总分120分,单科不低于50分。而2008年的考试,通过率其实已有所提升,达到18%。“这么好的机会都没通过,真的是太遗憾了!”李林感叹道。

   2009年末,李林终于与同事一道,完成了一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保荐项目,并成功上市交易。随后,在年底的保荐代表人考试前,李林专心集中复习了大概一个月后,第三次踏上了保荐代表人考试的征程。这一次,李林终于得偿所愿,以较高的分数通过了保荐代表人资格考试。

   “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感受,了了一桩事情而已。”李林说,“至于工资,起码现在还没涨。因为还是准保代,所以还谈不上幸福。等有一个签字的项目成功发行,才能正式注册,注册了才是真的幸福。”

  慷慨解囊闯关四秘诀

   李林如今的状态,或许对于很多准备希望加入到保代队伍中的人来说,是相当羡慕的。那么,要想成功通过考试,究竟有什么秘诀?以李林这样“三顾茅庐”终于成功的经历,自然也总结了不少的经验和心得。为此,记者对李林进行了专访,他也慷慨解囊,介绍了自己总结的四条经验。

   秘诀一:尽量扩大知识面

   保荐代表人的工作,看似单调枯燥,却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因此要尽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对于通过考试相当重要。

   李林告诉记者,保荐代表人考试共有两门,其中一个科目是“证券知识综合考试”。“在这项考试中,考试涉及的面很广。”李林总结道,“这一部分不仅包括保荐制度、金融、证券基础知识,还包括会计、法律法规等。”

   他认为,这对参考人员知识面广度有很高的要求。“例如相关法律法规,就包含了近30种法律,不少考题还涉及到商标法、专利法等。这么多的法律如果要全部背下来,根本不可能。因此只有通过平时的积累,尽量扩大知识面,才能应对考试。”

   秘诀二:实战经验太重要

   除了综合考试外,另一个考试科目便是 “投资银行业务能力”考试。“这项考试,并不是将书本中的东西记住就行了,更重要的是对相关业务知识的理解。”李林认为,“参与的项目越多,实战经验越丰富,遇到过的问题越多,对案例的理解也就越深刻。”

   据了解,在这项考试中,会有很多投资银行业务中的案例考题,如果一些案例自己曾经遇到过,自然会知道如何处理,这样拿分也就不是什么难事。因此,如果你刚刚从事投行工作不久,也不用太着急,经验积累丰富了,投资银行业务能力考试也就好考得多了。李林回忆,此前两次考试中,就是由于对不少实战业务还不太熟悉,所以没有考好。

   秘诀三:关注新出台的法规

   保荐代表人考试很难,但有些题目也很好拿分。

   每年的考试中,都有关于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的考试,比如这一次的考试中,就出现了不少关于创业板法规,以及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相关内容。

   “这部分内容,由于刚刚出台时间不长,所有人的关注度都比较高,因此要记住、要理解也不会很难。”李林说道,“因此,每年考试前,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必须保持较高的关注度。这类题目很好拿分,如果放过了,就太可惜了。”

   秘诀四:强迫自己精确记忆

   有好拿分的,自然也有不好拿分的,否则这项考试怎么是最难的考试?那么,什么是不好拿分的,又该如何应对?

   李林告诉记者,对他而言,“财务会计相关知识”可能是最难拿分的了。会计这关要想考好,就要像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一样,需要记忆太多东西。如果自己本身又不是学会计出身的,就必须“精确记忆”了。法律条款的相关知识也一样,如果不能做到精确记忆,就很容易丢分。

   这一点,对于多数并非记忆力超强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难关,但只能强迫自己精确牢记相关条款,才能在考试中获得成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