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票利率上升何样信号:不作为政策调整标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8日 22:43  经济观察报

  胡蓉萍 王玉

  452

  2010-01-11

  胡蓉萍 王玉

  央票利率突然上扬触动了全球市场的神经,央行此举被市场认为是紧缩的信号。

  不过,参加最近召开央行工作会议的一位与会者表示,这次央票利率的提高是 “货币政策操作将更加灵活”的体现,“只是政策意图的一个微小侧面”。

  据悉,央行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过早退出,但同时强调政策实施力度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不能作为政策调整的标志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显示出央行新一年的政策重点将转向防范通货膨胀风险。

  央票招标利率经央行和商业银行双方搓价形成,该利率被认为同时体现政策意图和商业银行意愿。

  北京一位国有大型银行人士称,这块业务其实是银行的资产业务,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银行当然会希望收益率上行更多,但央行肯定会对宏观调控有所考虑。

  上述央行人士表示,此举并不能被视为是货币政策调整的标志。

  1月7日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又一次强调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基础、是基调,但是它在实施、操作的过程中会根据宏观形势的变化来把握。“货币政策操作肯定会更加灵活,但整体来说肯定还是要坚持宽松的政策。这是这次会议中传递出来的信息。”上述央行人士称。

  提高央票发行利率其实本身就是货币政策的一部分,上述银行人士称,如果银行钱多了,同时央行央票发行利率又过低,那么银行就不会再买央票,那也就意味着这笔钱很可能会投向贷款。

  如果央行不愿意贷款变得过多,就需要收回流动性。相比提高准备金率,或者加息,提高央票发行利率是其中最温和的操作方式。

  上述央行人士表示,公开市场操作是操作层面的问题,而不是像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是政策层面的问题,尤其不能作为大的政策调整的标志。“通常公开市场操作不被用来判断货币政策松紧,而是以利率变化这些刺激性的实质性手段来判断。”

  对于市场关于近期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传言,分析师们认为,可能性并不大。国泰君安固定收益总部高级分析师林朝晖表示,存款准备金率是更具“杀伤力”的武器,除非一季度信贷显著增长、外汇占款持续猛增以及经济开局过热,目前这些因素都还不成立。

  对于更为敏感的加息,上述国有银行人士称,“那就要看经济复苏程度和美国的加息进程了,目前大家都只是在猜测明年下半年具有加息的可能性,但存在不确定性。”

  货币政策也将关注资产价格

  上述央行人士表示,所谓政策实施力度节奏重点应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包括通胀预期、GDP、就业等。

  该人士认为,严格地说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的联系比较微弱,但现阶段,资产价格也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中银国际认为,由于央票发行收益率的上升,意味着宏观流动性将会因新增信贷规模受控而继续下降,这将对资产市场构成冲击,上述央行人士对这种观点也并不否认。

  “目前处在资产价格还在不断上升的特殊时期,上述任何一个反应经济形势的变量发生异常的变动,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都将被市场所预期。”上述权威央行人士称:“这一年刚开头,很多事情会看看,加息肯定会更慎重,因为还有一些工具可以用。”

  另有央行人士认为,央票利率的上涨是债券市场收益率上升倒逼所致,这种解释也将央票发行利率上涨的政策性意图淡化。

  更多市场人士将央票利率上涨理解为债市利率再次上升的动因。中银国际认为,对于债券市场来说,央票收益率上调无疑将带动短端收益率上升,回购利率也将随央行正回购利率的上升而提高。但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将保持宽裕,收益率曲线一季度可能出现熊市变平的调整。

  上述银行人士也表示,央票发行利率上涨会直接推高债券市场短期品种的收益率,“这其实是机会成本的问题,三个月期央票本身就是短期投资品种,它的收益高了,谁还会买别的低收益投资品种呢?央票也是相应期限其他投资品种的定价基准,其他投资品种都是在央票收益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加点。”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央行还是要适当增加央票的发行。”上述央行人士预测。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