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房价下的“物业税”会开成一朵什么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6日 03:34  第一财经日报

  据媒体报道,国税总局权威人士透露,今年税务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房地产模拟评税,物业税“空转”工作在部分地区试点6年多之后,将推广至全国,这将大大加快物业税开征步伐。

  有道是“好事多磨”,一直被公众寄予厚望的物业税,在千呼万唤之后,终于有了出来的苗头。原来,人家税务部门早就在为物业税的出台做着积极的准备,物业税的“空转”运行更是在部分地区试点了长达6年之久,有了这么长时间的“空转”经验,物业税试点的推广乃至施行,看来应该顺风顺水。

  的确,放在房价越涨越高、炒房之风日盛的当下,如何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投机过度,如何有的放矢地挤出火爆楼市中的水分,不仅是基本民生诉求,更是管理层必须做出的举动。从这个角度来看,既然物业税是以财产的持有作为课税的前提,并以财产的价值作为计税的依据,那么,物业税的开征势必将增加物业持有者的成本,炒房成本的水涨船高也就不难预期。作为对炒房者利空的物业税,无疑有望抑制楼市投机,并促使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对于很多望当下房价而兴叹的购房者来说,更是开始期盼物业税的推出能让房价应声而落。

  不过,假如就此认为物业税“有百利而无一弊”,除了让炒房者暗自发抖、广大公众都将成为政策的获益者,恐怕是有些过于乐观了。事实上,物业税与房价之间尽管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终究并不是一回事。在美国等施行物业税的国家中,物业税其实也并未起到抑制房价的作用,2008年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恰恰来自美国房地产泡沫所导致的次贷危机,足以说明物业税并不是万能的。

  不仅如此,正如二手房交易税往往被转嫁到买房人身上一样,“物业税”的后果会不会也由买房人来承担呢?假如物业税的推出并没有立竿见影实现对房价的打压,那么,不得不为高房价埋单的公众,恐怕还得继续缴纳按高房价计费的物业税。如此一来,物业税会否成为压垮买房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倒真令人担忧。

  事实上,物业税归根结底还是属于税收,税收本质上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征税作为从民间资本中的抽取行为,本身并不会增进社会和民众的福利。假如增加的税收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福祉,反而加大了民众的负担和成本,这样的税收倒是更需保持一分警惕。(吴江,南京市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