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西煤炭整合收官 煤企由2200多家减至130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6日 03:04  21世纪经济报道

  梁钟荣

  1月5日下午,国家发改委通报了,2008年以来山西煤矿整合的“阶段性成果”。

  到目前为止,山西煤炭的矿井数由2600座压减到1053座,70%的矿井规模达到90万吨/年以上,30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已被全部淘汰。而煤炭企业主体,则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

  此次整合更重要的成果是,“形成了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国有、民营并存的办矿格局”。从煤炭企业数量上看,国有企业办矿占20%,民营企业占30%,股份制企业占50%。

  山西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基地。建国60年来,其累计生产煤炭110亿吨,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净调出量80亿吨,占全国省际间调出量的70%。

  对山西省来说,“煤炭既是产业问题、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而对整个中国来说,山西煤炭则“关系到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

  不过,在此次大重组之前,“由于历史的原因,山西煤炭行业形成了‘多、小、散、乱’的格局,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矿难频发、腐败滋生等一系列问题。虽几经整合,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改委称。

  2008年至今,山西2200多家煤炭企业,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完成整合:直接出售给国有集团,以矿作价入股国有集团,以及,联合重组地方煤炭集团。

  在煤炭专家黄腾看来,山西煤炭整合主要体现了这样的考虑:把国有资源更多的控制在政府手中,避免乱开乱采;方便行政管理,防治基层“煤政结合”的腐败问题;由国有企业加大投入,改善煤炭工人的生产条件和待遇。

  黄腾强调说,整合应从国家利益出发,“提高生产效率,把煤价降下来,为整体国民谋取福利”,“如果只是为了加强垄断,那就违背了整合的初衷”。

  发改委称,2009年,随着兼并重组整合的推进,山西煤炭不仅产量、效益逐月逐季增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亦稳定好转,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0%和32%。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