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改变汽车产业格局的隐性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4日 03:16  第一财经日报

  丁彬

  什么是2009年全球汽车行业格局变幻的幕后主宰?我们往往将其归咎于金融危机,而在金融危机背后,还有另一种若隐若现的力量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即“低碳”选择。

  在这场变局中,美国“三大”是遭受冲击最为严重的汽车厂商。通用和克莱斯勒被迫接受了破产重组,福特虽然保持了财政独立,但仍然还在挣扎。而菲亚特、大众、PSA等却在寻求扩张的机会,地位不断上升。

  多种因素导致了三大巨头的衰落,而美国汽车厂商多年来一直醉心于生产高耗油的大型车,对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重视不够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美国每辆汽车的碳排放量大约在250克/公里,是全球排放最高的国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被迫改变,纷纷放弃了油耗惊人的大型车,转而购买更加节能环保的小型车。没有小型车储备的美国“三大”在这种消费习惯的转换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大众收购铃木19.9%的股权,看中的无疑是铃木在小型车,尤其是亚洲小型车市场的优势地位。而PSA和三菱目前正在进行结盟谈判,PSA的重点仍然是三菱在电动车领域的领先技术。

  菲亚特以小型车制造技术换得克莱斯勒公司20%股权。以小型车为主的菲亚特,是世界汽车行业中碳排放最低的企业,据欧洲JATO最新碳排放调研,2009年上半年其售出车辆的碳排放平均值仅为129.1克/公里,是美国平均排放量的近一半。

  “低碳”毫无疑问将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新准则,这对中国汽车也一样。从中长期来说,发展“低碳”汽车,需要双管齐下,既要注重传统燃油车的改进,又要不断研发、推广新能源汽车。

  未来20年内,汽车动力系统仍将是传统内燃机的天下。根据罗兰贝格公司的预测,到2020年,汽车动力系统仍是传统内燃机占据主导地位,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也使用内燃机)的份额占25%以下。

  各大汽车跨国企业在不断加大电动车争夺的同时,依然不放弃对传统燃油车技术的改进,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模式。

  中国本土企业在传统的内燃机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于跨国企业。而在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而且,中国的市场庞大,在新技术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方面有先天优势。

  吉利、比亚迪等本土企业在新能源领域都在进行大胆的尝试。不同的是,吉利选择了收购,而比亚迪则坚持自主发展。

  在吉利宣布收购沃尔沃时,不少人都忽略了李书福对媒体说的这句话:“收购沃尔沃跟新能源汽车有关系,福特和沃尔沃这十年来花了上百亿美元研究新能源技术,仅从这点来看,吉利现在的竞购价非常值得。” 李书福认为,新能源车是世界汽车工业的未来,到时,吉利生产的所有车都将是油电混合动力车。但凭中国现在的研发投入,远远赶不上发达国家的进度。

  中国政府显然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车为中国汽车行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并已出台了一些鼓励措施。201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有望得到进一步的细化,国家发改委汽车专家组组长曾在近期透露,“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已上报国务院,预计2010年3月份正式颁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