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拜耳中国区升级 默沙东忍痛降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2日 13:32  中国经营报

  跨国药企深耕中国

  陈纪英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悉,从2010年1月开始,拜耳医药中国区将上位升级,成为直接对总部负责的独立区域。而此前,拜耳医药中国区归属拜耳医药亚太区管辖。

  拜耳中国区“独立运动”的原因在于,中国正成为拜耳等跨国医药公司越来越看重的市场。

  而同时,另一家跨国药企默沙东中国总裁冯纳玺也表示,将把默沙东旗下的明星产品——舒降之的药价降低52%。

  支持这些决策的是,预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或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而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其医药需求增速正在放缓甚至倒退。

  中国区“独立运动”

  在默沙东公司忍痛大幅降价的同时,拜耳中国区正准备从亚太区独立出来,升为独立大区直接对总部负责。以往,拜耳医药亚太区包括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

  在拜耳医药的版图中,中国将是新兴国家中唯一一个直接对总部负责的独立大区。

  实际上,行动更快的是诺华。2004年底,诺华制药中国区就已从亚太区剥离,从而成为与亚太区并列的销售区域。诺华中国区总裁李振福解释,中国区的级别提高了一层,这使得管理上更易操作,在申请全球总部支持的时候也更有优势。

  业内人士猜测,拜耳中国区的升级,同样将能获得总部更多的资源支持。

  拜耳为何会如此看重中国市场?原因很简单:在中国市场的跨国制药企业中,拜耳医药的处方药销售额位列第一。“在全球,我们没有一个国家能达到市场第一,只有在中国。”2008年,拜耳医药中国区总裁康德曾如是说。

  拜耳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中国区升级的因素是综合的,不仅是新医改的利好因素,即便是没有新医改,类似中国之类的新兴国家的医药需求增长也变得越来越快。

  降价迎合新医改

  拜耳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即便如此,包括拜耳在内的跨国药企仍然要面临一个难题,正在进行新医改的中国,要求医疗机构优先使用性价比更高的基本药物。

  默沙东中国总裁冯纳玺已经拿出了杀手锏,其对策就是明星产品舒降之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版)后主动降价。

  舒降之是全球最畅销药物类别中的第一个非处方药。目前,舒降之20毫克7片装发改委制定的最高零售价是52.5元,进入基本药物制度以后会降到发改委的指导价格25元,降价幅度达52%。

  降价52%意味着销售收入的大幅滑落,这显然是一次衡量了利害之后的冒险。冯纳玺说,“舒降之降价之后销量能不能上去,我们不知道。”

  不过,这一冒险的降价举措依然得到了总部高层的支持,理由就是“中国对于公司来说非常重要”。

  针对主动“放下身段”降价的原因,冯解释说,“默沙东的产品在三甲医院确实很受欢迎,但是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用得上,吃得起默沙东的产品。”

  中国将成世界第三大市场

  降价的不仅仅是默沙东。

  据业内人士预计,从2010年春天开始,GSK将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药价降至西方水平的三分之二以下。

  “相比实行高药价,从100名患者那里获得100个单位的利润,我更倾向于降价,从500名患者那里获得100个单位的利润。让更多民众买得起药是未来的出路。”2009年11月底,GSK新兴市场总裁阿巴斯·侯赛因说。

  实际上,并非只有上述三者有此先见。2009年11月,辉瑞中国公共事务及政策部席庆告诉记者,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将被辉瑞放于优先位置,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医疗市场之一。

  医疗咨询公司IMS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的医药市场同比增长了27%,并预计到2013年将维持20%的年增长率。

  中投顾问发布的报告说,如今中国在全球的医药市场排名第五,但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推进,预计到2013年前,我国医药市场的总值将达到700多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

  与此同时,美国市场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疲态。2008年,美国药品销售额仅增长了1.3%。根据IMS公司预测,2009年,美国药品销售额将下降1%~2%,创下历史新低。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