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那些事——温故2009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31日 04:06  新浪财经
那些事——温故2009
新浪财经中心上海站站长徐安安

  文/徐安安

  回顾2009年,总的来说是在路上——在挖掘新闻热点的路上,在穿行于大江南北的路上,在追逐希望与完善梦想的路上,在辛苦与欢乐的路上,在不断长大的路上……除了新闻,无论在哪里,都有一些其它令我难以忘记的事情发生,所以当财经中心要求我们回顾下今年时,就摘了不同时期的一些片断。名字取做:那些事——温故2009。

  1、2009年2月8日晚。冰天雪地里的哈尔滨北方小城亚布力,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进行,辩论双方都是重量级人物,一位是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一位是中投集团总经理高西庆,另外还有新浪财经的我权静老白与张健。冰天雪地的那个晚上,我们将他们争论的话题——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该不该分给老百姓发到了新浪财经上后,在中国引发了一场全民大讨论,这场讨论持续了整整一周时间。

  那会儿,北京的春天已渐渐来临,南国也完全是鲜花盛开,千里遥遥到哈尔滨机场后,我们要在辽阔的东北大平原上向北穿行四个多小时,才会到达这个叫亚布力的地方。无尽的山、连绵的雪,还有东北成片的硬松,远远近近的生长在你身旁,告诉着你,这里是东北。向着北方行驶前进的时候,感觉离着北京的灯火辉煌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当我们发出的报道,在全国引起了一场热烈讨论的时候,我们就在遥远的哈尔滨北方小镇亚布力感觉着这一切,感受着新闻带来的力量。等我们再回忆新闻的萌芽、执笔、发布、轰动这个过程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这种亲身制造带来的愉悦又有激情的冲击。

  这是从纸媒到网络后,我第一次亲身完成这个过程,所以相对较满意,会议结束后我们还抽空在哈尔滨玩了下。后来写了篇博客叫雪国2009,文章的第一段是:冬天夜幕里,一个穿黑色大衣的俄国女子匆匆地穿过街道,她有着倔强的嘴唇以及尖挺的鼻子。就在不远处,圣索菲亚大教堂安静的站在那里已经有一百多年,因为是夜晚,鸽子已经入睡,只有金色的十字架布落在教堂高高的尖顶上,散发着神圣的光芒,这里是哈尔滨。

  2、2009年5月5日。夜深了,我们还在高速路上向震中地区挺进,司机师傅的川音浓得听不懂,说三遍都难以听懂。都沉默。窗外,是重重又重重的森林,还有蜀地连绵不断的山,高速公路似乎淹没在它们中间。打开车窗,自秦岭大巴山巫山来的风交织在一起,在细雨中扑面而至。突然一辆大卡车驶过,车灯照亮了横于高速路上的大标语——和四川人民一道从地震中崛起!

  这是四川,它南边是云贵高原、西边是青藏高原、北面是茫茫秦岭和大巴山、东边是巫山。那段日子,我与同事王非每天都在四川的高速路上辛苦的奔波,财经中心决定在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来临之前,对四川受灾的上市公司进行视频对话采访,以全面的报道它们这一年来的恢复情况,这是一个相对突然的命令,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准备就匆匆赶到四川。

  成都、德阳、绵阳、绵竹、都江堰、汶川、北川。现在想来,每一个地方在遇到他们的时候都有一些温馨或者感人的故事,当然,我指的并非是上市公司,是那些普通的民众、普通的工人。只是,这大半年来,只有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想起他们,这让我觉得非常惭愧。

  我们很高效的完成了任务,在大约五天的时间采访了近十二家企业。如此高的效率来自于我们总部同事的支持,这些同事在后方不遗余力的帮我们联系企业,他们是我们稳重让人安心的大后方。不知道别人如何,对于一个习惯单枪匹马做战的纸媒记者而言,这种团队的力量我之前没有这样深刻的感受到过,这是一种让人铭记的温暖。  

  我们完成任务后,新闻中心的同事打来电话说,他们要在5-12当天在汶川北川都江堰等地进行实地直播,但人手不够,问我能不能协助他们,在财经中心领导同意后,我与新闻中心的同事于成都会面。在北京时,由于工作繁重,即使我们互相走过对方的工作位,也只是匆匆走过而无暇讲话。

  但当在成都会面的那一刻,场面热情又亲切,我们互相关心,经常提醒对方注意安全。在遥远的这个城市,我们都知道我们彼此是同事,是离得很近的人,这种团队的感觉也是一种让人铭刻的温暖。

  最后要祝福我四川的朋友唐莉娜。自去四川之前,她就一直关心我们的很多事情,不辞劳累与小姨一道陪我走了很多路,与她老公在一棵几千年的树下在德阳请我吃鱼,带了一群爱玩的朋友鼓动拉我去一个比九寨沟还要好玩的地方—一切犹如昨天。祝这个善良的女孩与她即将出生的宝宝一生幸福。

  3、2009年6月10日。假如那几天你坐北京那些蓝黄相间的出租车,刚巧出租车司机比较喜欢听广播,这时你就有机会听到一男一女两个主播,充满了渲染的声音,他们说:这么多媒体在疯狂腾中重工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然后他们请来嘉宾也会经过一系列专业的论证后,说,你们这些傻瓜被骗了,腾中重工就是在做秀!

  我见到杨毅就是在那天下午,因为他飞机晚点了几个小时又遇到堵车,所以本来约好两点多的采访拖到了四点。我将这场拖拖拉拉的见面变成了自己的机会,此后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到现在为止,只要是涉及腾中重工的报道我均会拿到独家,而且独家的时间会领先于其它媒体。和讯在其推出的年终策划“二十五名财经记者侃世界”栏目里已经详细的说了我是如何与腾中他们打交道的,到现在为止,这虽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最终审批,但这也没有什么采访上的秘密可言了。

  着重要说的是收获的友谊,等我调到上海工作后,大约两个月前,晓路陪悍马CEO金泰乐来上海,我们在外滩对面的滨江大道见面,其实也是好久没有见了,平时多是电话联系。虽然也还有工作在身,但那样的见面就与老友一般的亲切,无话不谈,而又互相鼓励。在报道悍马的事件过程中,可以说合作的过程就是了解一位朋友的过程,认识一位知心的好朋友,与相对单纯的大学校园时相比,在繁忙的工作与匆忙的社会中,这是很难得的事情。

  她为听到北京的某位朋友说到我在上海的进步而感到高兴,我也为她后来进了恒生银行任职而高兴,此外,她男朋友最近也在媒体中跳跃的十分让人佩服,总之,看起来好事连连。还有彤彤,她一直在香港,以香港为中转站让我与杨毅连线了好几次。后来我们在宁波见到了,在一个晚宴上,中间有一个抽奖环节,晚宴还未结束她就赶往回去了。大庆说,彤彤一直在说,如果她抽到了奖就给你,为的是感谢这大半年来互相的理解、信任与支持。

  以下是几段来自和讯采访的段落:回想腾中重工收购悍马新闻事件,徐安安觉得,除了做独家新闻的成就感,我还得到了友谊——他和腾中团队的人成了好朋友。

  他意识到,在信息十分发达、媒体激争激烈的现状下,一位新闻记者若想突出于他人,除了最基本的新闻素质,还应有一定的情商,另外,要有一定的危机公关处理意识,就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时,站在企业的角度上去想,摸清他们的思路,从而能更容易的切入他们,“只有这样,你才能切入到对方的世界,拿到梦寐以求的独家。”

  我希望是,腾中重工收购悍马能够获得政府申批通过,能够做得成功,希望多少年过去了,再与杨毅见到时,他会说,谢谢你们当初的理解,谢谢社会给我们一点时间。

  4、2009年9月11日。第三天晚上我们背着包离开这个会场的时候。我看到:原来熙熙攘攘的大厅已经变得很空,偶尔还有一些志愿者在到处合影留恋,他们这个时候无拘无束,不再顾礼仪,集体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留念,他们充满了活力,这是我们中国有朝气的大学生们。他们很可爱。

  在一楼,是另外一个样子。因为达沃斯有很多的外国志愿者,他们也许是外国的大学生,也许是外国的工作人员,我们知道,这次会议之间,他们已经相处了很久,彼此对战友之间很有感情,这个时候也要离别。 当我路过,看到一个女孩子拉着一个外国女志愿者的手,眼泪滑落的时候,感觉到这是一种说不出的深情。

  走出达沃斯主会场的大厅,我摘下身上的记者证,向身后看了一眼,灯火辉煌,别了。

  这里记录的是2009年夏季达沃斯,以上来自我的博文达沃斯的离别。在达沃斯,我独自采访了六七十名各界人士,这个数量还是不错的,而且主要是前两天的采访,我认为自己有机会采访到一百名,只是后来突然感觉到没有了冲劲,因为采访相对来说太简单了,只要有人出会场媒体一拥而上,对方讲的东西大家都可以用。 

  在这种环境下,这次的达沃斯也变成了一个媒体新老朋友的聚会——新浪的工作间在网易搜狐腾讯与金融界之间,除了腾讯只认识一位,其它各家都有很多熟人,虽然各门户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但我们之间从来不介意这些。我们先是朋友,然后是对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互相进行采访竞争。

  我还简单地写了写凤凰财经的同志——“ 还有凤凰的小银,他们三个人时时刻刻守在去达沃斯厅等各厅的主通道上采访,还穿着凤凰的衫,相当的猛,见人就采,凤凰的男的我们统称他们为凤凰男。”

  “每次我写稿累了从工作间溜达到那里,看到三个凤凰男无人采访空闲就过去找他们聊天。他们有一大堆的器材,每天背到那个地方,然后抗着机器跟采,三天下来,白色的凤凰衫已经几乎成了黑色的了。人也黑的要死,难道日光灯有紫外线?的确是很累,他们还是坐火车来的。。”

  回北京后,有一天凤凰的小银指着我的文章很兴奋又很郁闷的告诉我说,就是它,就是它,因为你的文章我出名了!

  在大连的那些日子,与同事,我们一起到来,一起布置工作间,一起工作,一起讨论或者争吵,一起说别的对手的坏话,一起加班,一起吃饭,一起大醉。会议结束之后,因为人群的突然离去整个大连都仿佛显得空空的,后来我多留了一天,去海边走了下,这张相片的背后就是大连夏天至秋天的海。

  5、2009年9月28日。下午四点零四,我在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发了第一条迅息:《财经》杂志高层集体出走。其实这个消息只是财经之外人士的单方透露,并未向《财经》高层求证过的。事实上,有个别的财经杂志的人还和我说,这件事是绝对不属实的。“胡舒立一手创办的杂志,她怎么可能会走呢?你这个说法极度不靠谱。”

  虽然微博不是正规媒体,但谁也没有想到它的爆发力会如此的强大,一时之间转载、求证、另外发布,消息再度在各个大小QQ群流传,一时之间非常多的媒体都知道了这件事并打听。

  也许后来有这样的情况:微博上几度传播后,有人在微博上写了条算是确认的讯息—该讯息也是未求证的—后来被其它的人看到,便认为属实了—于是告诉某位比较重要的人士,说财经集体辞职了—听到消息的人便立即在微博上发讯息—此时,这位最后发讯息的人就无意中成了证实该消息的人。

  新浪微博起初的用户多数是媒体的记者,财经的让人尊敬的高度让每个人都极度关注这件事,两个因素在微博的作用下迅速迸发了。

  以下只是我的猜测——“到了所有媒体都轰炸《财经》打听消息的时候,胡舒立与财经杂志资方的谈判就很难进行下去了——本来可以秘密进行的谈判,变成了必须对公众交待的一件事情。”

  我以上的猜测来自于一位《财经》内部人士,他说:那条消息让胡舒立非常被动,其实上午的时候他们还在谈,只是结果谁也不清楚,但那条消息的确是让胡舒立很被动。

  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也不知道真的内幕是什么,我突然感觉到内疚——但愿不是真的,但想想也有道理。后来,虽然很多媒体大佬在微博里透露财经的很多可证实消息,虽然很喜欢做比较刺激点的新闻,但财经杂志的新闻再也没写过一条。

  也最后改过一条,是胡舒立在中山大学就职演讲的时候,我找了该校的学生做为通讯员,去写下感受。

  我之前所在的媒体是《财经时报》,由于主办方等原因,一般对外说是与《财经》杂志一家。近期,原来的老同事有到新《财经》杂志工作的,还很受重用,这是好事。不管怎么样,祝大家都好。

  6、2009年7月21日。被派到上海工作。现在带着一些很优秀的记者们在这儿东拼西打的,因为只是一个开始,所以也没有太多的话讲,总之,未来的一年,信心将与希望并存,努力会与成就共飞!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