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记忆:感受中国大收购的跌宕起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30日 21:31  新浪财经
2009记忆:感受中国大收购的跌宕起伏
新浪财经编辑徐虞利在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公司FMG的矿石港口考察。

  徐虞利

  2009年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尤其是资源型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大收购的元年,不管是央企中名铝、五矿,还是地方国企中金岭南、金川,抑或民营企业汉龙,纷纷在海外摧城拔寨。但我一直关注报道的中铝195亿美元并购力拓案最具戏剧性。

  在中铝成为力拓第一大股东后,由于债务危机力拓急需资金解困,因此在去年底,市场就有传言中铝可能进一步增资收购力拓,而且金额达到惊人的百亿美元规模。我起初并不以为然,但英国媒体不断曝出猛料,本人才开始半信半疑。

  后来才知道,中铝和力拓之前已经进行了近半年的合作谈判,不过每次谈判都选择在香港秘密进行,知悉详情的也只有双方的数位高管,事后不得不佩服中铝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完美了。

  不过在英国舆论的穷追猛打之下,力拓不得不出面做出澄清,确认了与中铝在商谈合作一事,这一消息让国内媒体严阵以待,想拼命发掘独家消息,我对朋友说:“媒体都应该去中铝大厦门口当保安,看看每天进出的人大概就能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了。”似乎无人去尝试,看来国内财经媒体还不够“狗仔”。

  临近春节前,一条有关时任中铝总经理肖亚庆将赴国务院任职的消息让媒体们紧张和困惑起来,而这也离力拓发布年报和最终谈判结果的日子不远了。我从中铝内部证实了肖亚庆已确认将调职的事实,但正式任命尚未发布,就是要等待中铝注资力拓协议的最终签署;此时,力拓的候任董事长因为不认可与中铝的合作而自动请辞,种种迹象表明,收购箭在弦上。

  通过行业内多位高层人士的采访,我写出了《中铝力拓领导人更迭暗藏巨额注资计划悬疑》的报道,被网络疯转,更被海外媒体所引用,事隔三天双方公布合作协议,此后五天肖亚庆调任国务院。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故事只延续了三个月就迎来了悲情的结局,由于市场好转、股东反对和政治压力,市场不断曝出力拓想修改收购协议和另起炉灶的消息,中铝新任老总熊维平也证实可能修改协议,但业界对交易的达成仍抱有较大希望,因为这是中国企业在国际矿业巨头手中获得最核心的资产。

  但最终等来的仍是失败,宣布消息后一周,我在中铝的大会议室里对熊维平做了专访,虽然各家媒体一直在追问幕后详情,但熊维平坚毅而略带悲壮的神情也为这个大收购元年做出了注解与见证:中国企业走向海外之路注定艰辛。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