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 后危机时代消费如何引领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8日 17:51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敏 发自北京

   如果国人想为经济复苏做点贡献的话,最简单的方式可能就是花钱。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扩大消费成为最重要的政策导向。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随后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出台了8条促进消费的政策。2010年,在投资增速不可持续、出口无法根本好转的情况下,高层希望消费能撑起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事实上,整个世界都在盯着中国人的钱包。在过去的一年,已有不少国际“高端人士”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美国人多储蓄,中国人多花钱,这是实现可持续的、全球复苏的唯一办法。

   2010年即将到来,在大规模的投资隐退后,消费能否补位?阻碍内需的关键原因是哪些?改善内需、刺激消费的节点在哪里?这些已是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问题。

  投资隐退后消费能否补位

   “不会消费”似乎是外界对中国人的固有印象,在世界经济尚未从金融危机中走出的今天,中国人的消费似乎成了一根救命稻草。

   在2009年年初的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上,摩根士丹利公司(亚洲)董事长史蒂芬·罗奇直白地表示,实现可持续的全球复苏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中国人多花钱,美国人多储蓄。

   中国人果真不会消费吗?其实,中国人消费升级的时代已经来临。

  消费能力一点也不差

   从数据上看,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值得称赞。来自银河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7年间,我国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平均为14%,近两倍于GDP增速;2009年第三季度,我国实际消费增长率接近17%。相比之下,金融危机之前,美国的消费增长率是3.5%,基本与经济增长持平。

   “与投资相比,我国的消费增长相对缓慢,从而显得不足。”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牛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但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一点也不差。近日,不少经济学家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牛犁认为,消费不足与我国处于工业化阶段的现状有关。他表示,工业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拉动投资,只有第三产业得到发展,才能够有效地拉动消费。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维持在40%上下,而发达国家通常在60%以上。这一现状预示着,我国仍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可以挖掘。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国正处在消费升级阶段,在此期间,旅游、汽车、住房成为最大的消费主体,三者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为1∶10∶100。

   在上述三者中占比最低的旅游,已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董藩近日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欧洲国家的旅游业大幅萎缩,而来自中国的游客仍源源不断,且出手大方。

  消费观念正在改变

   “与投资相比,中国的消费的各项指标增长相对缓慢,从而显得消费过于不足。”牛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实际上,中国人的消费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1月~11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2733亿元,同比增长15.3%,比上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同期,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8634亿元,同比增长32.1%,比上年同期加快5.3个百分点。

   牛犁还认为,随着年轻一代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月光族”逐渐增多,我国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来我们工作10年,也不见得能买自己的房子;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大学刚毕业就想买房。”他说。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刘福垣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人不爱消费”是个伪命题。他表示,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和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大宗支出,使得国人不敢轻易花钱。

   在2009年年中召开的“全球智库峰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透露,2008年中国的储蓄率为51.3%;同年,美国的储蓄率为12%。统计数据还显示,2008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7.5%;同年,美国超过三成,德国则超过五成五。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狄煌向记者表示,把消费率过低的原因解释为居民不善于消费而更善于储蓄和理财,是片面的,我国对消费和收入的统计数据,并未反映出真实情况。

  收入增长过慢 呼唤分配制度改革

   “如果有钱了,谁会不消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刘福垣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而我国居民消费不足,主要在于收入增长速度过慢。

   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被看好。近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称,明年将“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收入分配改革在即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856元,同比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2733元,实际增长8.1%,均超过上半年的GDP增速。

   然而,由于被指统计方法不科学,不少学者对上述数据提出质疑,并表示,数据增长不能掩盖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实。有网民甚至调侃收入“被增长”。

   “要通过促进居民消费拉动内需,首先就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这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最基本的条件。”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狄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收入增速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阻碍该问题解决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

   据了解,继义务教育学校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改革之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将从2010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同时,央企高管薪酬制度细则也有望于2010年出台。

  高基尼系数有望缓解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中国薪酬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湘泉表示,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其中,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财产仅占1.4%。

   他还表示,从1978年到198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稳定在0.16的水平。而从1984年开始,基尼系数一路攀升,到2007年已达到0.473,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十分突出。

   这种状况有望在未来得到缓解。上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继续做好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工作,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狄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国的收入分配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居民收入的比重低,收入增长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二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财富过于集中;三是制约公平分配、不利于普通劳动者收入合理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狄煌表示,我国还存在居民消费支出预期不佳、支出压力大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比如,资源价格持续上涨,老龄化社会下的养老、医疗费用负担过重,房价不断攀升等。这不仅打击了消费信心,限制了消费支出,也扭曲了消费结构,阻碍了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社保制度将陆续出台

   与之相配套的,还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台。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表示在即将开展的新农保试点中,中央财政将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55元)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与城市相比,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十分不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负担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了解到,随着制度细部设计的逐渐完成,《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已于近期出台。

   狄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健全中,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基本支撑下,社会保障制度将成为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配套条件。

   人社部于2008年5月发布的《2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3696亿元,比上年增长2884亿元,增长率为26.7%。基金支出合计99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37亿元,增长率为25.8%。

  刺激消费 城镇化将成新的“引擎”

   “城镇化”的提法不是第一次,但这次可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同时,“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城镇化的本质就是让农民进城。聚集劳动力,不仅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也可以释放大量的消费潜力。”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加强中小城市发展

   现有的鼓励消费政策也正继续加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8项促进消费措施中,除了终止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优惠政策以外,2008年底以来启动的7项重要优惠政策均得以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效果一度受到质疑的“家电下乡”政策不但得以继续实施,还将“大幅提高下乡家电产品最高限价,进一步完善下乡家电产品补贴标准和办法。”

   与之相配套的,还有对城镇化进程的加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此举被认为可以大量释放来自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消费潜力。

   刘福垣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收入分配体制、财税政策、农民工收入增长机制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消费能力的释放。

   牛犁也表示,在“保民生、促消费”的政策导向背后,蕴含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这一信号的影响也许更为深远。

  劳动力聚集产生新需求

   “劳动力聚集越多的地方,越能够产生新的产业、新的工作岗位与新的消费需求。”牛凤瑞向记者表示,与农村相比,城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比较高,拉动内需的作用更加明显。

   2009年年中社科院发布的 《城市蓝皮书》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是45.7%,城镇人口6.07亿,每年约有1500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小城镇数量从1954年的5400个增加到2008年的19234个。

   牛凤瑞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第三产业将获得长足的发展,这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能够产生许多新的消费需求,并有效地拉动内需。

   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城市的商业化与货币化程度比较高,住房、交通、通讯、教育等条件相对较好,农民进城后,只要获得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其消费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释放。

  农村消费潜力巨大

   农村到底有多大的消费潜力?

   张元红表示,我国农村的人口多,经济发展较快,具有强大的消费基础。他表示,近几年来,农村消费品的更新换代较快,家电、汽车、摩托车等已开始在农村普及。

   事实上,作为拉动农村消费重要政策的“家电下乡”,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全国家电下乡信息系统发布的数据,2009年前10个月全国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787.8万台,销售额508.4亿元,与全年拉动1500亿元消费的预期相差甚远。

   张元红表示,近些年来,农民收入的增速一直低于GDP增速,农民在经济发展中的受益相对有限;同时,农村医疗、养老等保险制度的不完善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张元红表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才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手段。他表示,长远来看,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仍是未来的主要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农民的消费潜力将得到释放,城乡二元差距也有望得到缓解。

  促消费就得压房价?

   在2009年我国的经济复苏中,房地产业成为拉动GDP和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同时,高房价又挤压了居民大量的消费需求。在经济复苏的重要阶段,房地产业扮演着尴尬的角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被认为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利好。

   在随后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高层一年来首次表态,“遏制房价快速上涨”“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措辞严厉。业内人士的解读为,一线城市的房价可能下降。但这对于整个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仍有待观察。

  投机需求泛滥

   虽然住房消费并未纳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范畴,但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已接近1/3,且按照上述增长速度,该数据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住房消费是我国居民家庭消费中占比最大的部分。”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考虑到几个家庭供一套房的情况,实际比例可能还会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房价的快速上涨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曹建海表示,价格上涨是不可能拉动消费的,“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如果还有人争相购买,那就不是消费,是投机。”

   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北京华业地产副总经理陈云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当前北京的新房销售中,约有70%的购房者以投资为主要目的。

  促投资还是保消费?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2009年1月~11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1271亿元,同比增长17.8%,增幅比1月~10月提高1.2个百分点。但与同期32.1%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比,仍逊色不少。

   曹建海表示,中央之所以力图“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主要在于房地产业仍可依靠投资来拉动GDP增长和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但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健康的。

   他认为,要想扩大消费,必须对房价进行打压,否则,高房价将抵消其他消费政策的效果。数据显示,2009年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7%,环比上涨1.2%,二者均创今年最高涨幅。

   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这是2009年第一个终止的房地产优惠政策。5天后,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遏制房价快速上涨”。此言一出,不少业内人士顿时看跌一线城市房价。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向记者表示,高房价已对我国居民的正常消费需求产生了挤出效应,不符合 “扩大消费”的政策导向。他认为,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政策仍有继续调整的可能。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的采访,多名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大宗消费品,房价下降势必会拉动其他消费。但由于该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尚无法预期,对于拉动消费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