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记忆:厉以宁的第三次大转折与他的早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7日 20:10  新浪财经
2009记忆:厉以宁的第三次大转折与他的早餐
新浪财经编辑田文会

  田文会

  79岁高龄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今年因为对股份制的推动获得了“2009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而就在国庆前夕,新浪财经对他进行了独家访谈。

  正是在这次访谈中,厉以宁提出了中国经济开始第三次大转折的论断,为中国经济发展廓清了思路,而我们原定内容并未涉及这方面话题。

  对厉老的访谈安排在他的家里,时间是早上9点,我们赶到的时候,厉老早餐还没吃完。厉老不愿让我们等待,放下碗筷准备开始访谈。

  厉老家里放得满满的,以书居多。访谈前,并没有事先传访谈提纲给厉老,只是在同事张健架摄像机的时间里把访谈题目给厉老报了一遍,厉老微笑着听完,然后表示可以了。

  访谈过程中,厉老思路敏捷,逻辑清晰,语言缜密,原定的半小时访谈时间很快过去了。我向厉老表示还有一个问题,同事元平提示时间到了,厉老饭还没吃完,不过厉老示意可以再问一个。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是经济危机发生后经常会被提到的一个问题,即“经济危机表明西方老师犯了个大错,中国的经济学有没有可能走出一条自己的创新之路。”我之所以坚持想问,是因为面对著名的经济学家厉老,觉得他更有发言权。

  结果厉老在表示“西方有不同的经济学派,只是某些学派的观点影响了这几年西方的经济政策”之后,思路延伸到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的判断。

  厉以宁认为中国在60年之内经过了三次大的转折:第一次大转折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制度更替;第二次大转折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30年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的体制转换,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次大转折是2003年以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增长模式的转变,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个论断应该是厉老对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深思熟虑后的总结。

  巧妙的是,厉老的话题又回到了我问题的起点,厉老说,“现在第三次大转折刚开始,中国的经济学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这在全世界是没有的。”

  如果我放弃了最后一个问题,厉老就不会发表上述言论了,而厉老将来是不是准备进行类似的阐述,也不能预知。因此,我庆幸自己坚持了一下,虽然让厉老多饿了会肚子,但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可能有了一个更明晰的思路。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