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朱宏任:工业领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情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6日 02:4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宏任

   2008年下半年起,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外需急剧萎缩,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大幅下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6月份的16%回落到11月份的5.4%,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恶化,效益大幅下降,停产、半停产甚至倒闭现象不断增多,经济中一些短期困难和长期矛盾交织,我国工业面临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困境。

   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果断决策,迅速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立即启动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并在实施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政策,逐步形成了系统、全方位的一揽子计划,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展一系列落实工作:

   一是制定出台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1月14日至2月25日,国务院陆续审议通过了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制定的汽车、钢铁等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各部门、各地区迅速行动,针对落实调整振兴规划,确定需要制定165项配套实施细则,围绕“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业集聚、提升水平”展开,力争短时间内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

   二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带动投资增长。用好中央财政200亿元技改专项资金,采取贴息(或补助)办法,支持企业围绕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设备更新和安全生产等领域,加强技术改造。目前,由发展改革委和我部共同管理的专项资金已全部下达,从下达投资计划情况看,拉动社会技术改造投资5600亿元,拉动倍数约为28倍。提前启动大飞机、“核高基”、高档数控机床等重大科技专项,实施3G和TD建设,预计全年拉动投资1400亿元左右。

   三是实施减免车购税和“三下乡”,不断丰富和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实施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购置税政策拉动汽车消费,促进了产品结构调整。前10个月,汽车产销分别为1087万辆和1089万辆,同比增长36%和38%,其中,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571万辆,增长63%。全年产销有望达到1300万辆。全国补贴下乡汽车摩托车322万辆,兑付补贴资金48.3亿元,直接使百万户农民得到实惠。“家电下乡”拉动家电生产形势好转,下乡产品销售由8月份的76亿元上升到10月份的120亿元。

   四是争取财税支持,积极稳定外需。积极推动国家财政七次提高出口退税率,预计全年工业新增出口退税额约1530亿元。10月份全国外贸出口同比下降13.8%,降幅较6月份收窄7.5个百分点,较2月份缩小12个百分点。1-10月,纺织品服装出口下降11.3%,明显小于同期全国总体水平,占美国市场份额由2008年初的31%提高到目前的37%。

   五是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并积极开展落实工作。会同财政、金融部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机制,开辟多途径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统筹用好中央财政96亿元中小企业发展资金、30亿元技术改造资金和服务体系补助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开拓国际市场、产业集群发展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六是积极推进改革,促进政策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大部制机构改革,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集中力量解决工业领域的突出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后,立即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开展一系列工作,既着力应对当前挑战,又积极谋划长远发展。积极探索大部制改革,实践工业管理新思路,加强行业指导,建立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管理体系。

   总体看,中央一揽子计划和各项政策实施,坚定了全社会的信心,稳定了企业生产和预期,工业经济较快遏止了大幅下滑态势,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企稳回升态势日趋明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由今年1-2月的3.8%提高到10月份的16.1%,前10个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可以说,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实施及时,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实现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预期目标。

   当前中国工业面临的挑战

   尽管工业经济企稳向好的局面逐步得到确立,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我国工业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多年来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影响和制约了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艰巨,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复杂的形势:

   一是外需不足对我国工业发展的不利影响短期内难有根本改观。从当前看,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不确定因素还很多,尽管近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复苏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增长动力不足,美国及欧盟的部分发达国家高达9%-10%的失业率,制约了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扩大,国际上对我人民币施加升值压力加大,对我出口产品频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我国工业产品出口短时期内难有根本性改观,很难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

   二是工业回升基础不牢固,支撑工业消费和投资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在外需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对工业经济起主要拉动作用的投资、消费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政策的支撑,但目前实施的一些政策的效应可能会逐步减弱。企业投资意愿不强的状况尚未明显改观,民间投资在一些领域还面临准入困难,培育新的增长点也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是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近年来投资增长过快,不仅带来了传统产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部分新兴产业在各地也出现了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倾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地区新增的产能也将在今后几年内释放,今后几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可能达到一个高峰。近期我国提出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无庸讳言,只有工业节能减排的大幅进展,这个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形势和目标表明,我国工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突出,调整结构的任务越来越迫切。

   四是工业自身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依然困难。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低端的形势还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改变。当前,工业效益情况仍不乐观,尽管降幅收窄,但仍为负增长。部分行业企业抗风险能力还不强,中小企业融资难等生产经营困难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

   中国工业发展的

   机遇和政策取向

   面对着种种复杂严峻形势的挑战,中国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支撑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仍在加快推进,由此引发的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巨大扩大内需潜力,将对我国工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拉动。

   展望明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围绕会议确定的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结合自身职能,继续落实并丰富和完善相关政策。企业可以从中寻找新的机遇。

   (一)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巩固当前企稳回升成果,继续完善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调整和完善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做好家电、农机具、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加快推进3G发展和三网融合,促进信息服务消费。配合落实稳定外需政策,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妥善应对贸易摩擦,规范铁矿石进口秩序,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等。

   (二)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大企业兼并重组推进力度,研究制定推进兼并重组实施意见,分行业出台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支持鼓励强强联合、并购重组、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意见,严格执行环保、节能等法律法规,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行政手段,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落实国发[2009]38号文件,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修订发布产业结构指导目录,完善产业政策,提高能耗、环保等准入门槛。加强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

   (三)着力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改变过去粗放式增长的模式。组织实施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努力推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加强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产品质量,突出品种、质量、品牌和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在节能减排、增收节支、降本增效方面下功夫,提高全行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四)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制定出台工业领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指导意见,把两化融合与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紧密结合,推进企业、行业和区域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转型升级。

   (五)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信息通信、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作为重点,发展工业服务业,延伸传统产业价值链。制定专项规划和政策,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从投融资、财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六)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抓紧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各项政策的同时,继续保持对中小企业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落实财税支持政策。加快推进改革,着力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和经营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用好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

   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工业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不断迈向新的辉煌。

   (作者朱宏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