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3对列车让位乘客被高速 武广高铁上座率堪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5日 12:48  中国广播网

  

13对列车让位乘客被高速武广高铁上座率堪忧

  武汉至广州铁路票价表

  武广高铁即将于12月26日正式运营,但其上座率却令人担忧。

  “到武汉的高铁火车票吗?多得很,你不用电话订购,直接来拿就行。”12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向广州市多家火车票代售点进行咨询时了解到,除了26日首发车次基本销售完毕以外,27日以后的车次均有大量车票未售出。

  而来自武汉的消息称,截至23日首发广州的高铁仍有近4成票未售出。“原因很简单,490元的高铁票价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太贵了。”

  分析人士预计,如果武广高铁在运营后上座率持续低迷,降价也许是必然的选择。

  13对列车让位乘客“被高速”

  26日,武广高铁客运专线将首发。这一目前全球运行速度最高、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将开启中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序幕。

  与此同时,铁道部还公布了雄心勃勃的计划:未来3年国家将投资1.3万亿元,建设“四纵四横”的客运专线,并以北京为中心打造1到8小时快速交通圈,届时绝大部分省会城市都将被纳入。到2020年,国内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与“高铁时代”相配合,武汉铁路局宣布“将有选择地停开京广线上5对武昌至广州的普通列车”;广铁集团也宣布“暂时停运长沙至广州、韶关至广州等8对短途列车”。

  多达13对列车让位于高铁,引来无数人惊呼“被高速”。对于众多需要经常往返于武汉-长沙-广州线上的旅客来说,确有被迫改乘高铁的感觉。而3~5倍于普通列车票价的高铁价格,又让许多人难以承受。

  高铁票价仍有调整空间

  对于目前武广高铁的“试行运价”,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由于武广、郑西客运专线的工程结算尚未完成,无法提供准确的建设投资、贷款等资料。同时预计武广、郑西客运专线投入运营后,旅客运输总量和结构都将发生较大变化,铁路运输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调整运输组织方案,因此目前还无法对运营成本做出准确的预测。

  这也意味着,武广高铁在运营一段时间后,价格应该还有调整的空间。而从目前的售票情况来看,老百姓并不买账,预计正式运营后其上座率也难以乐观。目前许多人最大的疑问是,“你可以开高铁,但为什么要停运普通列车?”

  在广州上班的刘女士是武汉人,月收入3000元左右,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除了出差或者春运怕挤我可能选择高铁外,平时还真没这个必要。”而记者随机采访的5位正在广州修建“BRT快速公交”的湖南农民工,他们无一例外地表示:“高铁票价太贵了,像我们这样的农民工怎么坐得起?”

  但平时很少看报纸的他们或许还不知道,去年乘坐的多趟普通列车已经停运。如果这些农民工挤不上那些剩下的京广线列车,除了高铁外将无从选择。而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用增加的高铁替代停运的普列,用490元的高铁票替代140元的普通列车票,这是否一种变相的强制消费?

  受益区域应分担运营成本

  高铁的意义绝非是回收运营成本那么简单,否则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就不应该一边享受垄断运营权,一边享受市场化定价。

  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黎友焕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铁路部门的定价方式是站不住脚的。一是在没有核算出运营成本的前提下就定出如此高的价格;二是即使核算出成本,作为公共产品也不应该完全依据成本定价,而应考虑社会效应。”

  事实上,武广高铁对沿线经济的提振意义远远大于其本身。以城市地铁为例,几乎都是亏损经营,但地铁对沿线经济价值的提升显然不能用地铁运价来衡量。武广高铁开通后,同样也会给沿线城市带来巨大的活力——广东的金融服务业可以带动湖北、湖南实现现代化制造业转型,而珠三角的经济腹地也将得到进一步延伸。

  中山大学教授、港澳与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这些受益区域的地方政府应该共同分担高铁运营成本,而不应该全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但是,目前定价权在铁道部手中,地方政府无法参与。而作为铁道部来说,即使不考虑盈利,也不得不考虑成本回收的问题。”林江说。

  据了解,武广高铁的投资额为1000亿元。中信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谢从军测算,这要求每年至少要达到70亿元的营业收入才不至于亏损。这也意味着,每年的客流量至少需要达到1400万人次。

  武汉铁路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武广线部分车次平时的客座率还不到30%,高铁或许会更低。有专家预计,即使按照目前的价格运营,武广高铁也会亏损。但如果价格太高导致乘客不愿意乘坐,回收成本将更加遥遥无期。

  林江认为,“京津高铁目前采用了政府对票价进行补贴的方式,武广高铁也可以借鉴。其实各地方政府肯定是希望票价越低越好,因为这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但这需要政府和铁道部门协调。而按目前的定价机制来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