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业谋划低碳经济 绿色贷款将风行201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3日 04:42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闫立良

  在12月22日召开的“2009中国金融论坛”上,与会银行家、政府官员、学者、金融机构就低碳经济献言献策。他们认为,中国即将把减排目标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低碳技术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这种形势下,2010年的信贷投放将奉行“绿色贷款”。

  “目前建行已与国内一些排放权交易所签署战略协议,并选定部分分行和项目开始碳交易的试点营销。”建设银行副行长胡哲一透露,建行今后将从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出发,积极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继续大力创新相关的产业和服务。

  招商银行副行长张光华也认为,中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方式的转变已经刻不容缓:第一、经济结构不平衡、出口需求降低、产能过剩等问题给银行经营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第二、危机之后金融监管在加强,对资本质量、资本规模提出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普遍面临资本质量的压力,即资本约束的压力,同时,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直接融资的力度加大,银行贷款需求在减弱。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等都面临巨大挑战。最后,竞争加剧促使银行金融服务方式转变,竞争加剧表现为IT、互联网的变化,第三方支付扩大,很多非银行企业、非金融企业也进入了传统的银行领域。

  德意志银行(中国)首席行政官卢瑞表示,大部分碳排放可以通过商用技术来实现,大约60欧元可以减少一吨碳排放,同时在低碳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低碳技术可以降低减少碳排放的成本,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这一轮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上一轮科技进步基础被耗尽,科技进步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逐渐式微。未来的经济增长依赖于寻找到能与信息技术相匹敌的新的科技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李扬认为,中国可以发展低碳技术,只是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发展,还是要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

  卢瑞也表示,凯特计划的分析表明,要想把气温升高的幅度控制在2度以内,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新能源,到2020年时,相对于过去的经济模式,要把碳排放减少140亿吨,这意味着要把碳排放减少近25%。

  胡哲一表示,目前建行在信贷审批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向两高一控产业贷款。去年绿色贷款项目基金超过5000亿,今年又有大幅增加。近期建行还专门成立了专题小组,对碳交易工作进行探索,开始深入研究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对建行参与的方式和碳交易的风险收益进行了研究和测算,同时选定了部分分行和项目开始碳交易方面的试点营销工作,同时建行还与国内外领先的专业化机构和公司洽谈低碳经济发展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产品合作。

  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一家在“赤道原则”理念指导下发展的“赤道银行”,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在介绍发展可持续金融的实践体会时表示,应该把推动可持续金融从经营实践的探索转变为公司治理的共识,并以这一理念规划经营活动,从被动的接受约束转变为主动寻找机会。

  李仁杰认为节能减排、注重环境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已经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既然是一种趋势,就存在很大的商业机会。

  “作为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应深刻理解经济发展大趋势以及国民经济在新的增长点上遇到的挑战,要积极地承担起机构投资者的责任,要积极参与市场化定价体系,要给有成长性、高效益、低能耗的企业更多估值。”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总裁田仁灿表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