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明年中国外贸摩擦恐加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1日 02:00  第一财经日报

  汪时锋

  由于外需市场恢复缓慢且主要贸易伙伴国内失业率偏高,中国可能在明年继续成为头号贸易摩擦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周五发布报告对这一情况予以提醒。

  双重摩擦

  目前全球经济还没有复苏到降低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的程度,失业率上升将是明年诱使发达国家向中国挥舞“贸易摩擦大棒”的主要原因。

  2009年10月,美国的失业率上升到了10.2%,创26年来的新高,11月虽回落至10%,但高失业率给美国经济能否持续复苏带来了不确定性。欧盟方面,今年10月欧盟整体失业率为9.3%,失业人数为2251万人,大量短期失业将压制居民支出,这样的问题如果长期存在,将使短期失业发展成为结构性长期失业,将制约未来欧盟的持续发展。

  这份名为《2010年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与政策展望摘要》(下称“报告”)的报告认为,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高端服务业和知识产业阶段,美国试图“再制造业化”的努力难以改变贸易失衡格局;欧盟将从保稳定、保就业的短期政策目标转变到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长期目标,如何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欧盟经济的竞争力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政策的核心,上述转变都将加大他们同中国的贸易摩擦。

  同时,中国也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威胁。以印度为例,近年来印度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后,印度对外贸易萎缩严重,因而增加了同中国等主要逆差来源国的贸易摩擦。

  上述状况将加重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二十国集团中就有17个国家一共推出了约78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47项已经付诸实施。2009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了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高达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2009年1~9月,美国对中国总共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4起,涉案总额达到58.4亿美元,同比大幅上涨639%。

  “虽然2010年实际经济贸易增长前景总体乐观,但我们认为,中国所面临的贸易环境不是改善而可能是进一步的恶化。”报告主要起草人、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研究院院长张汉林表示,“中国明年可能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很多国家都对此没有思想准备,中国面临贸易摩擦将是常态,需要以平常心对待。”

  中国需做好准备

  在张汉林看来,中国本身也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他举例说,中国的发展需要很多资源,但国家没有做出很好的资源保障,没有一个国家性的纲要或者规划予以支撑;中国的出口安全已经成为经济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目前还没有保障出口稳定的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中国在WTO中一直保持低姿态,但中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后,需要有大国姿态,也需要增强责任意识。

  “由于要在全球贸易的恢复中竞争有限的贸易需求,应该做好贸易战的准备,对于企业而言,也应该尽量避免制定容易引起外国反补贴或反倾销调查的定价。”张汉林分析说。

  报告认为,在复苏巩固后,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将会继续存在但不会成为主流,但对中国整体出口形势仍然不能过分乐观。在贸易政策上,为应对各国对华贸易保护措施升级的态势和维护世界贸易秩序,中国应积极参与并推进多哈回合谈判尽快结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