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官僚到公仆 澳门公务员话说十年本地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5日 12:36  中国广播网

  “历史包袱很沉重,特别是整个官员的本地化,在过渡期基本没有启动。”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这样形容澳门公务员曾经面临的本地化困境。

  十年间,特区政府在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让几乎从零开始的公务员团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回归十年,不仅见证特区公务员本地化的有效落实,更见证公务员队伍在施政经验、服务水平和国家认同方面的全面提升。

  从年轻到成熟

  “澳葡政府对公务员的接班、准备方面可能没香港那么有长远的打算,”特区文化局文化财产厅厅长张鹊桥讲述回归前后在文化局的工作感受时告诉记者。

  由于澳葡政府中不少葡萄牙籍官员回归时离开,特区政府不少公务员在短短数年间晋升至中、高级公务员职位,但施政经验的不足让政府工作遇到“瓶颈”。

  不到40岁的张鹊桥上世纪90年代从福建华侨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在香港大学文物保护专业继续深造,1996年进入特区文化局工作。当时,很多同事都和他年龄相仿。

  张鹊桥回忆说,回归前,他主动从其他有经验的同事和主管那里学习、积累文物保护方面的经验;回归后,再和同样年轻的上司一起,“抱着开放的心态从各方面去学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