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94岁经济学泰斗萨缪尔森辞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5日 07:21  新闻晨报

  

94岁经济学泰斗萨缪尔森辞世

  □萨缪尔森第一个将数学引进了经济学,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

  □晨报记者 李 芹

  美国经济学泰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13日在马萨诸塞州的家中辞世,享年94岁。这位享誉全球的学者最为人知的是其33岁时出版的一部经典教科书——《经济学》。

  萨缪尔森出生于一个犹太人家庭,家族中出过多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外甥劳伦斯·萨默斯曾担任过美国财政部长,现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首席经济顾问。萨缪尔森有6个子女,15个孙子女。

  著作:《经济学》畅销60余年

  作为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萨缪尔森是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研究涉及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并第一个将数学引进了经济学,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

  1961年1月,肯尼迪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困境中就任总统。在萨缪尔森的建议下,1964年肯尼迪实行了著名的减少个人所得税法案。该法案被广泛认为为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萨缪尔森也成为白宫中不可缺少的高参。

  萨缪尔森的学术贡献广为人知,他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于1948年出版,该书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畅销不衰,被翻译成40余种语言,全球销量上千万册。萨缪尔森在1998年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他知道他写的是本好书,“但没想到它有如此持久的力量。”他说,他的目标就是让经济学变得“可以理解,让人享受”。

  地位:第二位获诺奖的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著作与教授广泛,涵盖国际贸易与计量经济、经济理论与景气循环、人口学与劳动经济学、财务金融与独占性竞争等等。

  对于世界,萨缪尔森的历史功绩在于经济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的贡献。他的开创式理论打破了他所处时代的思维模式,其分析方法成为大学本科课程的标准,为人类认识自我和探究世界提供了新的思想利器,影响了人们看世界的方式。1970年,萨缪尔森在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二年就获此殊荣,成为美国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贝尔奖委员会认为“与其他当代的经济学家不同,萨缪尔森的贡献推动了经济学总体分析和方法论水平的提高。实际上他是改写了相当一部分经济理论”。

  在萨缪尔森看来,世人认为艰苦枯燥的经济分析“是游戏而非工作”,“在学术与科学的领域中,我所看重的报酬是能穿梭于神秘的森林中进行奇妙的探索”,“无论何时,我都力求让自己快乐”。这种快乐来源于他年轻时就抱定的信念——学者为自尊而奋斗,它源于人类探求客观真理的永恒动力。撰写教科书是项困难的工作,但“与整个时代成千上万的心灵接触,是学者一生难逢的际遇”。

  追忆:“他是一个道路的开拓者”

  在萨缪尔森辞世消息披露之后,浏览国内各大论坛,都可以看到一些网友自发的纪念帖。在这些网友中,不少都是《经济学》的忠实读者。网友“蓝翎zz”这样回忆和萨缪尔森的“相遇”:上大学时,老师最先推荐的就是萨缪尔森的书,后来是囫囵吞枣给读完的,直到若干年后,才觉得受益匪浅。

  在麻省理工学院执教的数十载,让萨缪尔森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之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评价说,萨缪尔森是“一个道路开拓者、多产的经济学理论家、所知的最伟大的经济学教师之一。”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表示,萨缪尔森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学术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实质的推动作用,并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带进中国。

  知名经济学家梁小民甚至用“全世界经济学家都是萨缪尔森的徒子徒孙”这样的话去概括他对萨缪尔森的评价。他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正是他学术研究的起点,至今他还能记得当时读到此书时的清新感觉。

  但这位被称为“经济学界最后一位通才”的人也并非了无遗憾。过去的两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宏观经济学这一学科受到巨大挑战。繁多的议题与疑问萦绕在萨缪尔森生命的最后一刻。直到目前,经济学家尚未对什么才是解决危机的最佳途径找出答案。[相关新闻]

  低调的中国弟子得萨缪尔森真传

  和萨缪尔森离世一起进入到大众视线中的还有一位中国人——万又暄。

  这位据说是唯一得萨缪尔森真传的中国弟子为人相当低调,在国内媒体报端甚少见。但事实上,在康奈尔大学做了三十多年教授的万又暄在美国被誉为排名前20的中国经济学家。

  万又暄本是湖北人,在台湾国立大学商科专业读完本科后,赴美国继续攻读经济学。在上世纪50年代末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投入萨缪尔森门下。

  当时,万又暄一方面研究国际贸易问题,一方面学习博弈论。作为较早意识到把博弈论和控制理论结合起来的学者之一,他在计量经济学、经济研究评论、国际经济评论等权威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使得一个新概念“微分博弈”逐渐进入人们的头脑。以至于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以色列人奥曼在编辑权威的 “博弈论手册”时,专门请万又暄撰写 “微分博弈”这一章。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