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气候问题争辩与话语权争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4日 04:08  广州日报

  专论

  气候变化领域“中美共治”说不过是“G2”说法的最新翻版。这再次提醒我们掌握和争夺话语权的必要性。不只气候,在其他国际问题上,话语权都是一个重要武器。

  12月11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驳斥了气候变化领域“中美共治”的说法。所谓“中美共治”说,主要是中美两国在全球气候峰会中扮演关键角色。或者,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德波尔的话说,美国和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的40%,没有中美两国的具体承诺,很难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任何协议。

  中美两国的确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但这种说法却有意无意忽略了更多的事实: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是发达国家,这种不同意味着,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背负着“历史债务”,承担着由此而来的责任,而中国则不用承担这种责任。用何亚非的话说,在气候变化领域,中美两国的责任和义务有本质区别;将中美两国相提并论,缺乏历史与法律基础,也不符合事实。

  另一方面,这种论调的潜在含义就是,在气候变化领域,中国和美国应该承担最重要的责任,也暗示着中国要为此次大会可能的失败承担关键责任,这几乎是在变相地向中国施加压力使中国作出更多妥协和让步。何亚非对这种论调的驳斥,正表明了中国政府意识到了其中所隐含之意。

  尽管先提出“G2(注:中美两国组成一个集团替代八国集团)”说法的是美国学者,不过至少在气候变化领域,美国政府或许也不喜欢“中美共治”的说法。因为,在这一领域,美国一直逃避责任,在所有发达国家中,美国是唯一一个尚未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即使在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政府的立场较布什时期有所改变,但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更何况,面临国内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急于解决就业问题、为明年中期选举拉取选票的奥巴马,在减排和“拼经济”之间的选择余地并不大。

  抛开美国不说,对中国来说,“中美共治”说凸显了话语权的重要性。“G2”说法出笼以来,已在国际社会引发了长时间的热议。虽然中国领导人已公开表示不赞成“G2”提法,但并未能完全平息这种说法的传播。众所周知,尽管美国的实力有所削弱,中国的实力有所加强,但中美之间的实力仍有相当差距。然而,“G2”提法在很多人头脑中塑造出一个虚幻的中美“两国集团”,仿佛中美实力已平起平坐,为此两国在诸多国际问题上也要承担同样的责任。如此幻象愈演愈烈,正是“话语权”的力量所在:即使它反映的并非现实,却依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事实上,气候变化领域“中美共治”说不过是所谓“G2”说法的最新翻版而已,而且很可能不是最后一个版本。透过此次气候大会也让我们真切意识到,在一定意义上,“G2”概念几乎就等同于“捧杀”。

  “中美共治气候论”再次提醒我们掌握和争夺话语权的必要性。不只是在此次气候大会上,在其他国际问题上,话语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武器,如果没有掌握和利用好这种武器,就会在谈判和较量中陷入不利;相反,如果利用好这种武器,就可能力量倍增。当然,争夺话语权也并非易事,它是一国的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其成长既需要硬实力的支撑,更需要在各种谈判和较量中不断积累和创造。(党建军)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