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宝钢提价酝酿冬储情绪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2日 04:08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峰 王臣

  “将引发钢铁业内新一轮的涨价潮”,湘财证券钢铁有色研究组研究员王丽华认为。

   12月10日晚间,宝钢股份宣布上调明年一月份一系列钢材产品的出厂价格,涨价幅度最高达到了每吨600元。

   受宝钢大幅度提价影响,11日A股盘中交易时,钢铁板块指数早盘以1.78%的幅度跳空高开,截至收盘仅微涨0.17%,资金仅小幅净流入0.66亿元。宝钢股份当天股价也是高开低走,以2.41%的涨幅开盘,收盘时微涨0.55%,资金小幅净流入1938万元。

   就交易层面而言,11日钢铁类的投资品种,惟有钢材期货受到这一利好消息的正面刺激,螺纹钢主力合约品种全天上涨了102元,致使10日、11日螺纹钢主力合约连续上涨3.55%,持仓也在快速增加,两天合计增仓12.99万手,显示资金在这一价位上,对赌意味又显浓厚!

   “漫长”的整合回报

   工信部12月9日公布的《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是钢铁行业近期的第一个利好。

   《办法》规定,2008年度普钢企业粗钢产量必须达到100万吨及以上,特钢企业50万吨及以上。在规定期限整改无望的企业将退出钢铁行业。

   “对产能规模的限制,是一个硬性指标,产能规模小于100万吨的钢铁企业将最终面临兼并重组或淘汰”,国信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郑东认为,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整改,整改无望后根据产能硬性指标进行淘汰将是杀手锏,“根据中钢协统计,2008年70余家重点大中型钢企粗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8.63%,其中普钢企业没有达到100万吨的只有3家,特钢企业产量没有达到50万吨的只有3家,但是其中有两家已经合并入其它钢企了。”

   “因此,可以推算出这70家以外的钢铁企业产量规模都达不到100万吨,占全国粗钢产量20%左右,产能约为1.32亿吨(以2008年底数据为基准)”。

   《办法》出台前,中国钢铁行业的大整合早已风生水起。宝钢入主八钢拉开了国内跨区域重组的序幕;河北钢铁集团的整合可以说是国内首次大规模整合的开始;山东钢铁集团的重组也已展开;宝钢把2012年集团产能目标定在了8000万吨;鞍本集团以及攀钢集团的重组也写入了《钢铁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未来5-10年,宝钢集团、武钢集团、鞍本集团(包括攀钢集团)、山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沙钢集团将成为国内大型、特大型钢铁集团,其占据国内产量份额将超过40%”,一德期货分析师李东丰认为,“从资本市场上此起彼伏的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消息来看,短期内资本市场为钢铁行业整合提供了方便的手段和平台,而从长期回报而言,这一由国家牵头的行业性大整合,必将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宝钢“冬储”之谋

   对于宝钢的提价,北京百子湾钢材市场的钢材贸易商张继元表示,“估计是想推一下冬储情绪,但我认为没戏”。

   按照往年惯例,每到年底的时候,贸易商一般都会开始囤货,以应对春季时的旺季采购,而今年,情形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年一整年,需求都很低迷,贸易商的囤货情绪也都不高,都是被钢价大涨大跌给闹的,所以即便是到了年底,传统的冬储季到来,依然还是没有意愿!”

   而按照惯例,今年年底的钢价也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迹象。“进了深冬,每年的这个时候,钢价都会持续下降,直到来春再恢复”,张继元介绍,“这是因为这个时节很多建筑工程收尾,工人难招、冬施(冬季施工)成本非常高——但是今年奇怪的是,连续半个多月了,钢材价格一直在底部徘徊,却不再下降了”!

   “可能是已经接近钢厂的成本线了,降无可降了”。张继元在接受采访时一直下意识地用一个词“短期底部”,认为即便钢材价格从供需面上看短期难见反弹,但是“从比价效应和成本底线上分析,油、有色都涨得非常多,铁矿石也想涨价,那么钢材一定也会有所反应的!”

   国信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郑东认为,“将现在已经存活的100万吨以下企业马上全部淘汰,仍有相当难度。第一,按照我国目前的钢铁消费能力,淘汰掉1.32亿吨的产能,势必造成供给严重不足,第二,1.32亿吨的粗钢产量,对应着5500亿元左右的产值(以4200元/吨计算),将对地方就业和财政收入造成重要影响!”

   所以,郑东的意见是“拭目以待”。“如果能有明显效果,将对钢铁行业是重大利好!”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