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碳金融低碳经济的博弈

  □延伸阅读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调结构作为明年的重心,而正在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低碳博弈正在各国之间如火如荼地展开。其认为,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能源结构的调整,高耗能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都需要高昂的成本,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在100美元/吨碳以上。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表示,除了在产业层面上的主导权,在新的全球碳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更是刻不容缓。更有人士表示,碳金融主导权是低碳博弈的最终目标。

  所谓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的买卖。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京都议定书》规定,允许有减排责任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减排指标,以完成自己的责任。由于发达国家产生一吨碳减排的费用比发展中国家要高出许多,发达国家乐于向发展中国家购

  买温室气体排放份额。

  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碳交易市场为中国带来巨大商机。据世界银行测算,全球二氧化碳交易需求量预计为每年7亿至13亿吨,由此形成一个年交易额高达140亿-650亿美元的国际温室气体贸易市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减排市场提供者之一,未来5年每年碳交易量超过2亿吨。

  “由于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因此,在我国,‘碳金融’更多的是指依托CDM的金融活动。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活动,中国的‘碳金融’市场潜力更加巨大。”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表示。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能源结构的调整,高耗能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都需要高昂的成本,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在100美元/吨碳以上。如果在中国进行CDM活动,减排成本可降至20美元/吨碳。这种巨大的减排成本差异,促使发达国家的企业积极进入我国寻找合作项目。

  据《南方都市报》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