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50教授专攻“减碳”川大成立低碳经济研究中心

  

50教授专攻“减碳”川大成立低碳经济研究中心
低碳经济是未来发展趋势(图据CFP)

  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人们开始关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尤其是哥本哈根会议的举行,让“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瞩目焦点。昨日,四川大学宣布成立“四川大学低碳技术与经济研究中心”,川大校长谢和平院士担任主任、首席科学家,学校七八个学院的50多位教授加盟中心,专攻低碳技术,研究如何“减碳”。

  四川年排放6亿吨二氧化碳

  低碳经济是什么?四川一年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川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低碳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放表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陈放介绍,川大的专家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做低碳经济技术研究了,只是各相关学科没有进行整合,这次借“中心”整合在了一起。他举例说,在太阳能薄膜电池、多晶硅、单晶硅、生物能源技术、脱硫技术、污水排放、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等方面,川大早就介入了研究,并形成了较成熟的技术。据测算,2006年四川全省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是6亿吨,到现在,四川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应超过了这个量。

  “低碳经济”涉及很多川企

  陈放告诉本报记者,低碳经济其实并不神秘,我们使用节能灯、节能冰箱,处处考虑减少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经济牵涉我们的衣食住行,代表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它不仅意味着家庭开支减少,也关涉周围生态环境的变化。他介绍,在北川、青川新城的灾后重建中,就注入了低碳经济的理念,比如城市管理系统的规划建设,绿化系统、景观系统设计,节能建筑规划等。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低碳经济也意味着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意味着新的商机。企业开始采用低碳技术也许会增加一些成本,但长远来看会节约成本,而且通过碳排放交易能直接带来效益。他举例,明年欧洲就会对飞入欧盟的飞机征收碳排放税,根据一架飞机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确定税的多少。初步测算,对于一个大型航空公司来说,意味着一年将增加500亿元碳排放税支出。产业方面,四川很多企业就牵涉到低碳经济这一块,比如四川新能源的规划建设(多晶硅、单晶硅、生物能源),太阳能发电的相关设备制造,德阳东汽、东电、二重都生产太阳能发电

  的相关设备。

  四川率先统计“低碳经济”

  昨日记者还了解到,四川统计部门将率先把低碳经济的相关指标纳入统计体系,反映低碳经济对四川经济发展的影响。此次统计,将率先在成都青白江区试点,省、市、区统计局在建立低碳经济工业、建筑、农业、服务业、交通、机关、生活、碳汇统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草拟了《成都市青白江区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在指标体系中,统计部门把低碳经济统计指标与能源及其它相关专业的统计指标联系起来,注重协调统计指标、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的关系。同时,在四川低碳经济统计体系的建立中还反映突出重点领域、低碳技术、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统计指标。记者喻奇树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