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丹麦草案偏心 发展中国家怒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0日 15:55  法制晚报

  媒体泄密   “丹麦草案”曝光

  这份大会外泄文件名为“丹麦草案”,最早由英国《卫报》网站公布。《卫报》说,“一个小圈子”秘密拟订这份协议草案,参与国包括英国、美国和丹麦。

  文件摒弃《京都议定书》内容,定下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目标和排放峰值年份,还建议削弱联合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方面的支配权,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相悖。

  《卫报》援引发展中国家对草案的一份分析文件报道,文件主要内容包括:

  ——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制订减排目标。在2050年以前,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上限为2.67吨,发展中国家则不得超过1.44吨。前者数量几乎为后者两倍

  ——强制要求发展中国家同意定量减排目标和措施,定下碳排放峰值具体年份

  ——削弱联合国在气候变化援助资金方面的支配权,把权力转交给世界银行。发达国家将根据发展中国家减排具体行动决定是否给予资金援助

  各方震怒   发展中国家反对

  “丹麦草案”内容一经泄露,立即激起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震怒。国际乐施会成员安东尼奥·希尔说:“这就好比蚂蚁身处一间满是大象的屋子。发展中国家眼下有被挤出气候变化大会的危险。”

  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发言的苏丹外交官卢蒙巴·迪亚平直言:“对发达国家,我要说,这是你们需要的协议,不是我们需要的。”

  迪亚平说,这份文件严重冒犯发展中国家,危及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谈判进程。

  不过,77国集团不会因此抵制大会。他说,“但是,我们不会在一项不平等协议上签字。我们不能签署那种协议,让全世界80%人口继续受苦受难。”

  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一份由丹麦拟订、明显维护发达国家利益的草案在会上流传。草案内容引起发展中国家代表强烈不满。

  为平息怒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沃·德布尔发表声明说,草案是一份非正式文件,仅供讨论,不会成为大会协议最终文本。

  官方澄清   “丹麦草案”仅供讨论

  面对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声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忙做澄清,以平息众怒。

  德布尔说,“丹麦草案”11月27日提出,是一份仅用于讨论的非正式文件,已经过期。“这份文件以及流传的其他文件从未正式摆在谈判桌上。它们只是一些国家数天前提出用于谈判的基础。”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主席、丹麦气候与能源大臣康妮·赫泽高则以“承诺”安抚发展中国家情绪。她说:“在任何情况下,所谓丹麦秘密草案都不会成为气候变化新协议。”

  积极投身环保事业的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也帮忙“打圆场”。

  戈尔说:“国际磋商中,各种文件流传或泄露并不少见。我认为,我们应当正确看待此事。在我看来,丹麦政府主办这次大会过程中,尽力确保大会取得好成果,做得不错。在大会初期,我不会把过多精力放在一份泄露的文件上。”

  上午连线   “丹麦草案”怎样曝光的

  今天上午记者联系了中央电视台在哥本哈根的前方记者刘舸,她告诉记者,“丹麦草案”的确存在,而这一草案的曝光,则是在77国集团与中国小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时,一位记者拿出这份草案并问及如何看待。当时,集团代表只是称并不知道此草案。

  据记者了解,“丹麦草案”透露给了当地媒体《卫报》,《卫报》报道称“丹麦草案”是由英国、美国、丹麦一小部分人秘密起草的,本周起草完毕后,只透露给一小部分国家。

  报道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官的话称,很明显,这个草案目前是等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发达国家的领导人下周聚集于此的时候,力推在大会上达成共识的。

  文/王进雨记者林晨音

  中方抗议   中国官员被拒入场

  据英国媒体日前报道,参加峰会的中国代表团某官员3天来数次被拒进场,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称该事件“让人无法接受”,表示强烈抗议。联合国方面承诺展开调查,保证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根据大会程序,所有谈判代表和媒体都必须佩戴有大会发放的附有电子条形码的注册牌,进场和出场时都必须扫描条形码以确认权限。据悉,此事的原因是技术性问题,由于一些代表团的重要成员的注册证件上没有照片,因此这位中国官员入场时遭到会议工作人员的阻拦。问题出在联合国这方面和丹麦安检没有事先沟通好。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由此对大会的组织工作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对此,主办方马上表示了道歉。

  打探消息   我新闻发布厅“爆棚”

  9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进入第三天,放眼望去,会场上最拥挤的地方,要算是“中国新闻发布厅”了。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唯一一个设立单独新闻发布厅的国家,因此成为各路记者打探消息的重点。一个原本准备接待50人的房间里,竟然挤进150多人,把房间挤得水泄不通,来晚的记者只能在门外伸长耳朵倾听屋内的讲话声。

  这个担当重任的新闻发布厅,是会前仅用一天时间紧急设立的。

  为了解决“爆棚”问题,新闻发布厅的几名工作人员已经在门外临时设立大屏幕,转播厅内的发布会情况。

  除署名外综合新华社及外媒报道/王进雨记者林晨音 刘晓雪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