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买不起的房子越卖越好 楼市怪相需解决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0日 13:20  中国广播网

  12月7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0年《经济蓝皮书》称,我国85%的家庭没有能力购房。

  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闭幕。会上提出的明年4大重点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人关注。联系07年至今政策走向对楼市的影响,此项工作重点被诸多人士解读为明年楼市不会面临大调整,房价仍会持续上涨。

  重庆房价年内涨幅近3成

  最新监测报告显示,上周重庆楼市小幅调整,但商品房成交量仍接近5000套,成交价也接近5000元/平方米,“量价”仍处高位运行。

  另一方面,2009年2月份重庆主城区建面均价仅为3688元/平方米左右,而到11月份已突破4600元/平方米,涨幅高达22%。价格涨至最高水平的同时,重庆商品房的库存量降至最低水平。

  楼市矛盾突出 或成热钱避风港

  根据市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全市人口发展情况表明,去年全市城镇人口为1419.09万人。而随着重庆直辖后城乡统筹加速发展,政府相关负责人预计,到2020年重庆市将拥有2200万城市人口,相当于12年间我市城镇人口每年将增加65万,住房刚性需求明显。

  然而作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仍低于2000元的“大农村”,一边是85%的居民无力购房和大量的居住需求,一边是楼市的抢购热潮。而供小于求的基本情况导致风险远较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小,敏感的资本市场集中涌入,需要住房的买不起,买了的房大量闲置,重庆楼市的投机成分愈发明显。

  全国范围来看,重庆楼市的房价仍处相对低位,价格洼地凸显重庆楼市的高地价值。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上周,2009年1~49周累积成交面积前三位依次是上海、重庆、北京。作为并非国内楼市一线城市的重庆,成交面积超过北京,仅次于上海,全国排名第二,重庆楼市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楼市火爆并非市场规律

  一般而言,商品市场呈现价格与供需关系相互作用的周期性规律。然而国内楼市显然已经超出了简单供求关系的范围。

  回顾年初,重庆楼市在全国楼市尚处寒冬之际率先回暖,从此一路高歌猛进,更有楼盘短期内涨幅超过3成。事实上,在开发成本没有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开发商捂盘惜售,大量囤地缓慢开发,多次开盘小量供应,人为制造楼市供不应求的假象,引发恐慌性争抢,开盘价格再根据蓄客情况定价谋取最大利润已成常规操作手段。

  而抛开土地供应行政制度、经济政策需求、大量城市人口需求等深层原因不谈,开发商单方面定价以及房价缺乏合理监管为开放商提供了价格的可操纵终端。借助百姓“房子=家”的传统思想以及买涨不买跌的普遍心态,楼市实际上已经成为 “供一直小于求”的卖方市场。

  中央经济会议寻求楼市怪相解决之道

  由于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在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内需不振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作为国内经济支柱性行业的房地产短期内不会面临大的调整成为共识。然而85%居民买不起房,房价却仍然上涨的怪相却必须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的6项工作任务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经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调整经济结构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核心。减少房地产占经济的比重,避免房地产绑架经济是解决目前怪相的前提条件。迪拜危机或许能为国内楼市敲响警钟,而一个合理、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显然更有益于各方的可持续发展。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