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欧金融业薪酬之争趋于白热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0日 05:50  金融时报

  记者严丽丹尽管迄今20国集团(G20)成员国金融业薪酬改革的步伐不一,但仍然“只可远观”的高额奖金把大西洋两岸的大型银行集合在了同一个阵营,美欧“官”与“商”的薪酬之争日趋白热化。本周一,英国财政大臣达林表示拟向银行业者征收高额税款,英国银行业隔天便对这一计划提出激烈抗议,称此举将会使伦敦丧失全球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此前一周,高盛宣布了发放高额奖金的计划,其首席执行官甚至声称即使当初没有接受政府的紧急救助,高盛也不会面临倒闭的危险。高盛的上述言行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更令人们感叹华尔街薪酬文化的根深蒂固。有分析家表示,美国正在进行的金融监管改革要想撼动高管薪酬这一根本导向,从而防范引发危机的罪魁祸首———过度冒险的投资策略仍任重而道远。

  相信此刻萦绕在英国银行家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就是达林是否会在当地时间本周三公布的先期预算报告中,附上一则向银行业者奖金征收“意外收入税”的决定。本周一,达林表示将会考虑这种征税办法,因为它不仅能够达到限制银行业薪酬的目的,同时能够为政府带来大笔资金进账,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方案。所谓“意外收入税”是指向薪酬水平超过某一上限的个人征收占收入水平高达50%的税款,这一方案一向被高收入人群冠以“阶级歧视”的头衔,只不过这一次,矛头直指接受政府大笔援助资金的银行业。在这一消息公布的第二天,英国银行业对此进行了愤怒的反驳,称这种提议是一种惩罚性措施,将导致大批金融服务业公司撤离伦敦。

  英国巴克莱银行总裁鲍博·戴蒙德就是大力维护“奖金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称这不过是一套激励措施,而增收税款也并不符合G20所达成的相关原则。同时,英国银行家协会(BBA)首席执行官安吉拉·奈特指责说,英国政府是在以伦敦金融城的未来为代价,玩弄政治手腕。她表示,这种做法将向人们表明,伦敦不再是一个有竞争力的金融服务业中心。据悉,达林此举意在向那些在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之际就打算给员工发放巨额报酬的银行发出警告,这些银行在金融危机中获得了纳税人数10亿美元的支持。

  根据高盛上周公布的数据,在11月30日结束的财政年度,该银行预计将划拨的奖金总额高达190亿美元。事实上,这已经与高盛在全球金融市场达到巅峰的2007年发放的奖金数额相去不远,投资银行薪酬回升的速度超越了几乎所有其他经济指标的复苏速度。高盛的三位高管———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总裁加里·科恩和首席财务官大卫·维尼亚在本财政年度将接受数百万美元的奖金。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失业率仍居高不下,11月份有1.1万人遭到解雇。在此背景下,银行家不仅开始恢复购买名贵跑车,更开始增加上百万豪宅的购买数量。根据某房地产中介的不完全统计,金融从业人员购买百万豪宅者的数量在第三季度激增了48%。这种对比的逻辑就是,如果银行从业者不论经济环境好坏都能够确保分得经济利益的一杯羹,尤其是在其服务性角色已经退化至几乎消失殆尽的背景下,那么受到鼓励只会是投机,不负责任的行为方式。正因如此,普通民众对金融业高额薪酬的愤慨可以理解。

  在此背景下,劳埃德·布兰克费恩上周的一番言论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他在美国杂志《名利场》撰文指出,即使没有美国政府的援助,他相信高盛也能凭借自身的力量抵御危机的损害。这番言论的潜台词是,无论高盛采取什么样的薪酬制度,都不需要政府插手干预。对此,美国财长盖特纳表示,在本轮危机爆发时,如果政府任由这把火自生自灭,整个金融系统包括其中的大型金融机构将无法逃脱崩溃的命运。

  盖特纳还认为,当前银行薪酬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其实是在为高风险买单。即使市场几近崩溃,银行仍然能够确保大笔薪酬的发放,致使银行家在采取高风险投资策略时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无须承担经济全局的风险,收益也不会随着环境好坏而变动,这是不合理也是不可持续的,系统性崩溃将周而复始。对于高管薪酬改革的问题,盖特纳表示,金融机构的薪酬制度应该与其长期收益挂钩,有效地将风险控制纳入到投资策略的决策过程中。如果采取了过度冒险的投资策略,则其自身的收益将受到减损。

  根据汤姆森金融公司的数据,高盛今年预计将实现450亿美元净收益,如此一来190亿美元奖金仅占净收益的约43%,低于46.7%的平均水平。另外,据说高盛决定将大部分奖金以股权形式发放,这也透露一丝平息众怒的味道。

  事实上,为支付高额薪酬,高盛此前已多番铺路。6月份,高盛全部偿还了从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中获得的100亿美元资金。11月17日,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慷慨解囊5亿美元支持美国小企业,当地媒体对这一意外“善举”充满质疑:“这不由让人联想到,面对铁面无私的薪酬沙皇费恩伯格,高盛如此大方的慈善行为是不是在为自己的高薪麻烦‘灭火’”?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