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今日视点:既要增长速度也要低碳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9日 04:06  证券日报

  既要增长速度也要低碳经济

  □ 赤择远

  近期,有关“低碳经济”的话题频繁见诸媒体,更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再度升温。人们在追崇低碳经济这一精巧理想的同时,也在追问,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保持经济增长仍是重要主题,低碳经济在中国能有多大空间?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未来十年,中国的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可以预想的是,碳的排放总量和对能源的消耗也将继续提高。由此看来,中国作出这样的承诺压力也是巨大的。

  “低碳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产业模式与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不仅涉及技术革命,还会影响和牵动经济社会变革,并且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它要求着我们不仅要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入手转变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要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寻求节能途径,推广节能技术;要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形成良好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氛围。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它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如明确提出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尝试有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各种途径,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已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降低13%,有望实现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这意味着我国5年内少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将达到15亿吨以上。

  有分析认为,要完成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项目标,调整经济结构应该成为最重要的内容、最迫切的任务,因为目前国内出现的高污染、高能耗的问题,主要还是源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源于覆盖全国的低端制造、低端生产、低端加工。

  但是,问题又随之而来。按照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淘汰低端制造产品和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对现有的低端制造产业和产品通过技术改造、产业升级以及新技术和新手段的采用,减少污染排放,提高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型产业,特别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达到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产业取代传统低端制造业的目的,使污染排放形成自然下降、结构下降趋势。

  可以说,中国的方向是又要经济增长速度,也要低碳经济,必须要走好这根平衡木。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