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三个没想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8日 00:58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爱伦

  哥本哈根大会总算开始了。此时此刻,我不禁回想起两年前的巴厘会议。当时谈判进展特别艰难,最后关头,眼看谈判又要因为美国的反对而付诸东流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在各国代表团的指责声中,美国代表的态度突然大逆转,发言表示同意通过“巴厘岛路线图”。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会场先是寂静了十秒,显然大家都在恍惚自己是不是在做梦。然后随着第一声掌声响起,整个会场成了一片欢呼的海洋,好多人甚至激动得哭了。

   两年过去了,对比自己在巴厘岛时对哥本哈根的期望,还是有不少情况出乎我的意料,总结起来有三个“没想到”。

   第一个就是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持续不作为。

   巴厘岛会议时,时为总统候选人的奥巴马也派人出席了会议。当时大家都期望,奥巴马当选后,可以成为全球气候领袖。现在奥巴马上台已经一年,美国国内气候立法止步不前,美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拖后腿”的角色也始终没有改变。

   之前我总是将美国在减排问题上的不作为都归咎于布什和共和党,现在看来,这是一个比较幼稚的分析。美国国内相关利益集团对美国政治的控制程度,远不是一个总统的个人诚意可以撼动的。

   另一个变化则让我感到既惊喜,也骄傲。这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做出的积极努力。

   仅仅过去两年,这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就从零散的减排“行动”,发展到全国性的低碳发展的计划。不少国家甚至拿出了量化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

   今年9月,我和同事们紧张地盯着联合国网络直播,等待胡锦涛主席在纽约气候峰会上的发言。胡锦涛主席当时表示,中国要“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强度,两个月后,中国这个“大幅度”减排的数字就出台了。几天后,印度的数字也出来了。就在此次大会开幕前15个小时,南非也给了世界一个大大的惊喜:到2020年削减34%的预期排放增加量。

   现在,发展中国家对未来看得更清楚,走得更坚定了。

   当然,我最没有想到的,还是哥本哈根会议会从一个普通的部长级联合国会议,升级成如今的国家元首会议。截至会议开幕,已经有90多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确认参加哥本哈根会议,这充分证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政治外交的重要议题。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早已确认出席会议。美国总统奥巴马原本只打算在他领取诺贝尔和平奖的路上,顺道于9日到哥本哈根来亮个相。但在各方压力下,奥巴马也已确认参加18日的国家元首会议。

   “巴厘岛路线图”的重要决定之一就是要在哥本哈根大会上达成下个阶段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今天,我们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接下来的十几天,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系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特约观察员,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