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滚动新闻 >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 > 正文
12月6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场布置一新
中新网12月7日电 综合媒体报道,北京时间12月7日下午5时45分左右,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代表将齐聚一堂,探讨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气候暖化与“减排”计划。
本次会议有共约1.5万人出席,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媒体记者多达5000人,规模之大可谓史上罕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都将出席本次大会。有报道指出,会议期间的首脑级会晤尤其引人注目。
本届气候峰会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十五次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五次会议,将从今日持续到12月18日,历时近2周。由于2010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到期,国际社会需要在本次大会上对温室气体减排作出新安排,就2012到2020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达成一项新协议,为今后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指明方向。
本次大会主要讨论以下几方面的议题:
一、发达国家的中期废气减排目标;二、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能力“排碳缓和”的承诺;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以鼓励发展中各国减少废气排放、适应气候变化的冲击;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成立有治理能力的有效体制架构,以处理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的需要;五、减碳架构的签约方式问题。
然而,与会的全球三大气候阵营——欧盟、以美国为首的伞形集团(包括加拿大、澳洲和日本等)、发展中国家(中国和77国集团),仍在温室气体排放量等关键议题上存在争议。
三大“气候阵营”表现各不相同:欧盟自视为应对气候变化领导者,在节能减排主张及实行方面一直积极抢占“制高点”,强调美国应承担减排责任。但金融危机后,欧盟态度转趋消极,在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上尤其缺乏诚意。
美国等伞形集团国家立场类似,即中期减排目标低,且以发展中国家参与减排为前提条件。原先最不积极的美国在总统奥巴马上台后态度有所转变,但实际上却是“高姿态、低承诺”,仍然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亦较其他国家低得多。日本提出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但尚未阐明如何实现目标,且分析认为该国减排空间有限。
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77国集团上月底在北京就峰会关键议题达成共识,坚持《京都议定书》继续有效,要求发达国家承担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并提出峰会成果应涵盖长期合作、缓冲、资金和技术转让等内容,并应考虑落后国家、岛屿国和非洲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特殊需求。
有评论认为,假如三大阵营未能调解分歧,无法在此次峰会上达成新协议,届时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将难以衔接,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专家警告,根据当前各国提出的减排目标,全球暖化速度将远高于峰会所设置的2摄氏度上限。德国方面则表示,假如无法紧守这一上限,峰会将等同失败。
分析称,一旦没有了约束,减排未能达到指定目标,全球气候系统将逐渐走向崩溃,国际社会将难以承担惨重的代价。这种代价不仅是政治上的,更体现在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的诸多层面。诸多环保组织已经警告,气候变化的最终恶果将可能给人类带来沉重打击。